-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最新录用
- 下载排行 过刊浏览
-
2024,36(6):639-645,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1
Abstract:
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国家营养健康水平的改善和提升离不开坚实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完善。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美国和日本)的营养立法情况,分析总结出两国的立法政策对我国营养立法的启示,从而更好地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与政策,推动我国营养立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2024,36(6):646-652,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2
Abstract:
目的 了解2015—2022年河南省临床和食品来源的鼠伤寒沙门菌和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 对2015—2022年河南省食品和临床分离的399株鼠伤寒沙门菌疑似菌株进行血清复核和药敏实验,采用血清凝集法和多重荧光PCR方法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试验,耐药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99株鼠伤寒沙门菌疑似菌株中包含单相鼠伤寒沙门菌225株(56.39%),鼠伤寒沙门菌174株。两种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均达到50%以上。2017年开始出现对亚胺培南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菌株,单相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鼠伤寒沙门菌,差异有显著性(P<0.05)。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于单相鼠伤寒沙门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沙门菌对3类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率达到60%以上,共同多重优势耐药谱为耐氨苄西林-氯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四环素。结论 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略高于鼠伤寒沙门菌,成为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两种沙门菌均普遍耐药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监测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和食品来源鼠伤寒沙门菌的检出情况,防止菌株进一步扩散。
-
2024,36(6):653-658,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3
Abstract:
目的 了解泰州市预包装糕点中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腹泻型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泰州市预包装糕点中97株蜡样芽胞杆菌分离株进行呕吐型菌株的鉴别,并检测呕吐型菌株是否携带致腹泻的毒力基因,用纸片扩散法对呕吐型菌株进行1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97株蜡样芽胞杆菌中共检出5株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分为ST 26和ST 1186两个型别;非溶血性肠毒素基因nhe、肠毒素基因entFM、bceT是5株菌株的主要腹泻型毒力基因;5株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完全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80%(4/5)、40%(2/5)、20%(1/5),对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分别为40%(2/5)、80%(4/5)、80%(4/5),对其他抗生素则完全敏感。结论 本研究显示泰州市预包装糕点中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为5.2%(5/97),以ST 26型为主要型别,携带多种腹泻型毒力基因。
-
2024,36(6):659-666,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4
Abstract:
目的 探讨川芎活性物质阿魏酸乙酯(EFE)联合有氧运动(AE)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模型组、AE组、EFE组和AE+EFE组。通过对大鼠双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AD大鼠模型。建模1周后,AE组和AE+EFE组大鼠进行有氧跑台运动,其他组大鼠不运动;EFE组和AE+EFE组大鼠灌胃2 mL 100 mg/kg的阿魏酸乙酯,其他组大鼠灌胃2 mL 0.5%羧甲基纤维素钠,共灌胃6周。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认知功能。根据试剂盒说明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水平。利用qRT-PCR检测海马组织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转录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BACE1和Aβ1-4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E组和EFE组比较,AE+EFE组的逃避潜伏期降低,60 s内穿越平台的次数显著升高(P<0.05),海马组织SOD和CAT水平显著升高,海马组织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AE组和EFE组比较,AE+EFE组的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和Keap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Nrf2和HO-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与AE组和EFE组比较,AE+EFE组的海马组织BACE1 mRNA、BACE1蛋白和Aβ1-4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阿魏酸乙酯联合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AD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和Aβ的积累有关。 -
2024,36(6):667-671,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5
Abstract:
目的 研制姬松茸基质的总汞及甲基汞的标准物质。方法 筛查市售食用菌,选择总汞、甲基汞含量适宜的姬松茸为原料,经干燥、研磨、筛分、混匀等过程制得候选标准物质。通过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后,组织7个实验室协作定值,并分析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 经检验研制的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姬松茸粉中总汞含量为0.586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26 mg/kg;甲基汞含量为0.022 7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01 5 mg/kg。结论 该标准物质量值稳定,准确可靠,可为食品、环境等领域中总汞及甲基汞的量值溯源、分析质量控制等提供技术支持。
-
2024,36(6):672-679,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6
Abstract:
目的 建立藻类保健品中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类毒素基于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衍生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了解当前国内藻类保健品中BMAA类毒素的污染水平。方法 样品经酸水解、氮气浓缩、AQC衍生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2种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线性范围0.25~100 μg/L内,3种BMAA类毒素的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当取样15 mg,定容至20.0 mL时,藻类保健品中BMAA、N-2-氨乙基甘氨酸(AEG)和2,4-二氨基丁酸(DAB)的检出限分别为133、133和200 μg/kg,定量限分别为443、443和667 μg/kg;回收率在86.7%~12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1%~14.0%。国产藻类保健品中DAB的检出率(86%)最高,其次为AEG(23%)和BMAA(14%);在检出的样品中DAB、AEG和BMAA浓度范围依次为385~2 305 μg/kg、250~518 μg/kg和472~698 μg/k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AQC衍生-液质联用法操作时间短、准确性高,检测的国产藻类保健品中BMAA类毒素的污染水平较高,应引起重视。
-
周力,刘芳,赵奎,王兴洁,袁英豪,李建龙,胡凯弟,李琴,刘书亮
2024,36(6):680-687,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7
Abstract: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食醋产气变质菌的培养方法。方法 在6种培养基筛选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进行改良,对改良培养基的特异性、准确性和灵敏度进行考察后确定检测方法,应用本方法筛选针对食醋产气变质菌的热灭菌条件和常用防腐剂的抑菌浓度,并验证食醋产品的检测效果。结果 采用改良MRS培养基(食醋产气变质菌检测培养基)仅能检出由产气变质菌引起的变质食醋样品,对12株食醋其他种类污染菌和致病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塑料软瓶恒温培养法为对照,采用本法对未知产气变质情况的75个食醋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而本法的检测速率是对照的3~5倍;检出限为1 CFU≤初始菌量(接种量)<10 CFU;样品菌量越大,检测时间越短,检测高污染菌量食醋样品只要1~2 d。方法应用结果表明,75~85 ℃维持5~15 min能有效杀灭食醋产气变质菌,常用防腐剂在最大使用限量内不能有效抑制食醋产气变质菌生长,验证食醋产品的检测效果与真实情况一致。结论 食醋产气变质菌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准确、灵敏的特点,为生产企业的食醋产气变质菌检测及综合防控提供了依据。
-
范小龙,褚毅宏,吴婉琴,江丰,朱松松,朱正伟,朱晓玲,张亚珍,王福燕
2024,36(6):688-694,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8
Abstract: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测定被膜剂中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EO)和壬基苯酚聚氧乙烯醚(NPEO)的含量。方法 被膜剂样品经水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Thermo Acclaim RSLC 120 C18(2.1 mm×100 mm,2.2 μm)色谱柱分离,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定量。结果 OPEO和NPEO在0~4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6),在0.12、0.24、1.2 m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8.5%~96.9%,相对标准偏差为2.9%~7.0%,两种化合物定量限均为0.12 mg/kg。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其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适用于被膜剂中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
-
2024,36(6):695-698, DOI: 10.13590/j.cjfh.2024.06.009
Abstract:
目的 对一起农村自办宴席中因进食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结合病原学检测,对2019年4月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一起农村自办宴席由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出现病例41例,患病率14.64%(41/280)。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95.12%)、腹泻(92.68%)、恶心(34.15%)、头晕(31.71%);流行曲线显示点源暴露,经过病例对照和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可疑食物为凉拌猪头肉(OR=3.85,95%CI:1.52~9.75);3名患者的大便样本中检出鼠伤寒沙门菌,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潜伏期符合。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因进食受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凉拌猪头肉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
2024,36(6):699-706,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0
Abstract:
目的 持续监测鲜湿米粉生产销售全流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和米酵菌酸污染情况,分析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来源。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选取3家米粉生产企业,按工艺流程跟踪采集所有原料、半成品、成品和环境样品,按照GB 4789.29—2020进行检验,并结合VITEK 2 Compact生化检测、PCR和MALDI-TOF MS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和聚类分析,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样品、增菌液和产毒液中的米酵菌酸。结果 在22份食品类样品中分离鉴定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食品类样品检出率为31.9%(22/69)。经过产毒培养,其中10株菌株产米酵菌酸。在67份环境类样品中,仅在米浆下浆管道内表面分离出1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产毒株。检出率最高的样品类型依次为大米71.4%(10/14)、浸泡后大米66.7%(2/3)、销售端米粉50%(6/12)。按阳性样品的区域分布来看,原料储存区阳性样品数最多,占总阳性样品数43.5%(10/23),销售场所占26.1%(6/23),原料处理间占21.7%(5/23),包装间占8.7%(2/23),熟化蒸煮间无阳性样品检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唯一的环境样品阳性菌株与同批次米浆阳性菌株高度同源。结论 大米污染可能是鲜湿粉生产企业污染的源头。产品的开放型包装和常温储运可能是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交叉污染、繁殖和产毒的重要原因。企业应将原料和其他生产车间有效分隔,防止成品受到二次污染,同时应加强对生产销售场所的清洁消毒,有效防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的风险。
-
2024,36(6):707-713,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1
Abstract:
目的 掌握中国大陆市售生畜肉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方法 2021年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采集生畜肉4 734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定性检测。结果 沙门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2.10%(573/4 734),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51%(450/4 734),致泻大肠埃希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出率分别为6.36%(301/4 734)和2.18%(103/4 734)。猪肉中沙门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9.86%和8.37%,均高于牛羊肉对应的结果(4%左右)。不同保存状态下生畜肉的致病菌检出情况存在差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冷冻和冷藏生畜肉中检出率均高于鲜畜肉;而沙门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在鲜畜肉中检出率较高。鲜畜肉中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在二、三季度的检出率高于一、四季度。散装生畜肉中沙门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于预包装产品。我国南方地区生畜肉中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高于北方;而北方地区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于南方。生畜肉共分离出573株沙门菌,血清型前5位及占比依次为鼠伤寒沙门菌19.90%、德尔卑沙门菌12.57%、伦敦沙门菌12.22%、里森沙门菌10.12%和肠炎沙门菌2.97%。结论 生畜肉中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冻畜肉及冷却畜肉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二、三季度鲜畜肉中的沙门菌污染较严重,应作为今后生畜肉监测及监控的重点,企业及消费者应注意防范由于加热不彻底及生熟交叉污染带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
-
2024,36(6):714-721,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2
Abstract:
目的 了解我国食品中防腐剂的联合使用情况并评估常见防腐剂组合的摄入水平及其累积暴露风险。方法 根据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中我国食品中防腐剂的联合使用情况、防腐剂的健康指导值、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防腐剂最大允许使用量,结合第5次中国总膳食研究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法计算我国一般人群常见防腐剂组合暴露量,并采用危害指数法(HI)进行累积暴露风险评估。结果 我国使用防腐剂的食品中有43.36%使用两种及以上的防腐剂,使用率最高的是二元组合(31.78%),最多存在6种防腐剂的组合使用。仅单独考虑一种防腐剂的人群暴露风险,我国一般人群最常见防腐剂组合中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双乙酸钠每日平均暴露量以及每日P95暴露量均未超过其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乳酸链球菌素、亚硝酸钠和脱氢乙酸及钠盐每日平均暴露未超过其ADI,但其P95暴露量均已超过其相应ADI。累积评估表明一般人群最常见的二元、三元防腐剂组合HI的均值小于1,但最常见的四元、五元防腐剂组合HI的均值以及二元、三元、四元、五元防腐剂组合HI的P95均大于1。累积风险评估显示常见防腐剂组合中防腐剂单独使用,有一部分个体存在摄入超量的问题,但若组合使用则可能有1.47~1.75倍的个体存在健康风险。结论 我国食品防腐剂常以多元形式使用,最常见的二元、三元、四元、五元防腐剂组合的累积暴露风险逐渐增加,累积风险评估显示最常见的四元和五元防腐剂组合的使用已经对部分人群形成健康风险,应对这些防腐剂的实际使用量进行监测并进行更精确的评估。同一防腐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
-
2024,36(6):722-728,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3
Abstract:
为加强食品检查队伍建设,保障食品安全,本文系统调研了美国、加拿大、欧盟食品检查员立法、制度、人员等情况,总结相关国家(地区)食品检查员管理体系的一般规律、共同特点与经验做法等。国外法规依据充分,职责明确;检查员队伍专职化特点明显,管理较为规范;检查机构相对独立,职责明晰;检查工具丰富,重视信息公开;建有监督检查质量的内部机制;注重培训,考核标准统一等。结合中国实际,建议完善食品检查员相关立法,赋予检查员权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国家级食品检查队伍及检查员师资建设;重视实践,科学设计培训课程;研发检查工具等,为加强中国食品检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
张爽,王安娜,付奎元,王园园,李颖,李辉,张建涛,王会波,王丽丽
2024,36(6):729-734,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4
Abstract: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区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感染情况和分子分型特征,为进一步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22年从北京市某区3家监测哨点医院采集1 600例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分离标本中的DEC;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其毒力基因得到致病型,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应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得到分子分型,并将ETEC、EPEC和EAEC型菌株图谱作聚类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北京市某区1 600份标本中有144份标本分离到DEC,检出率为9.00%(144/1 600)。菌株致病型以ETEC为主,其次依次为EPEC、EAEC、EHEC,未检出EIEC。DEC感染病例男女比例为1.48∶1,31~45岁年龄组的DEC检出率最高(11.15%,59/529)。DEC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年份为2019年,各年夏季检出率均最高。DEC在不同年龄组和年份中的阳性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DEC阳性病例症状以腹泻、脱水、腹痛为主,且多为水样便。144株DEC分为111条带型,同源性13.07%~100.00%。同带型的菌株数目2~7条,分离时间间隔从当天到几年不等。结论 本区DEC致病型以ETEC和EPEC为主,且存在EHEC感染;夏季高发,青壮年中检出较多;PFGE条带呈高度多态性分布。
-
方艳梅,龙冬玲,京舒娉,陈晶京,杨春晓,黄辉涛,黄利群,黄开松
2024,36(6):735-740,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5
Abstract:
目的 研究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病原学特征和同源性。方法 采用国标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病原菌分子遗传特征和同源性。结果 该事件分离得到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8株患者分离株,1株厨工分离株和7株食品分离株。MLST和Spa分型结果为ST7-t91、ST5-t548、ST398-t588和ST965-t62,患者株分为ST7-t91型和ST5-t548型;ST7分离株均对四环素和青霉素耐药,携带耐药基因aadD、tet(K)、blaZ和lnu(A),ST5株对16种抗生素均敏感;cgMLST分析发现ST7型菌株间等位基因差异≤3;毒力基因注释发现ST7株携带sea、chp、scn和sak毒力基因,ST5株携带chp、scn、sak、seg、selk、selm、selo和seln毒力基因。结论 该事件由多个ST型金葡菌混合感染引起,以ST7-t91型为主,该克隆株致病力强,但对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等临床一线抗生素敏感。
-
2024,36(6):741-750,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6
Abstract:
目的 对云南楚雄地区3种环柄菇中的6种鹅膏肽类毒素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的蘑菇45 ℃烤干,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将蘑菇分为3个不同生长时期(生长期、成熟期、衰老期)和不同组织部位(菌盖、菌柄、整体),用超纯水超声提取毒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电喷雾(ESI-)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细环柄菇(Lepiota clypeolaria)和冠状环柄菇(Lepiota cristata)未检出鹅膏肽类毒素,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中检测出α-鹅膏毒肽(α-AMA)、β-鹅膏毒肽(β-AMA),其中α-AMA含量高于β-AMA。α-AMA总含量成熟期(1.67 mg/g)>生长期(1.56 mg/g)>衰老期(0.40 mg/g),β-AMA总含量成熟期(0.71 mg/g)>生长期(0.60 mg/g)>衰老期(0.14 mg/g)。两种毒素在生长期和成熟期的分布为:菌盖>菌柄,而衰老期为菌柄>菌盖。结论 楚雄地区的肉褐鳞环柄菇L. brunneoincarnata主要含有鹅膏毒肽,包括α-AMA、β-AMA、Amanin、Amaninamide,不含鬼笔毒肽及毒伞肽,并且在不同生长期、不同组织部位中的α-AMA、β-AMA含量具有差异,能够为该类蘑菇中毒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
2024,36(6):751-757,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7
Abstract:
高内涵分析技术结合自动化显微镜和定量图像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对体外模型进行多参数分析,具有高通量、高效、快速、多靶标的优点,现已被应用于体外毒理学研究领域。食品毒理学作为毒理学分支,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传统实验已难以满足当前急剧增长的食品中风险物质安全评价的需求,高内涵分析技术为其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技术手段。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高内涵分析技术在食品毒理学领域的应用,以期为食品安全评估方法及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
2024,36(6):758-766, DOI: 10.13590/j.cjfh.2024.06.018
Abstract:
欧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也是食品安全保护水平、农药管理政策和农药残留限量历来较为严格的地区。近年来,欧盟加大力度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收紧农药登记使用政策,降低多种农药残留限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进口门槛,使得出口欧盟的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问题受阻且呈现增加趋势。本文基于2012—2022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通报我国农产品出口违规数据,梳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问题出口欧盟受阻的现状及原因,为针对性掌握欧盟农药残留贸易壁垒趋势动态,提升应对欧盟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提供参考。
2024年第36卷第6期
健康中国·营养立法
研究报告
实验技术与方法
调查研究
风险监测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标准及监督管理
食源性疾病
综述
-
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Abstract:
目的 生物医药领域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探索生物医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理论工具及新视角。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专家评分基础上的归一化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确定影响生物医药创新的关键要素。结论 文章构建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现有水平,发现政策环境、研究机构人员数和研发机构投入对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
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豆腐中山梨酸、苯甲酸
Abstract:
目的 建立油豆腐类高油脂食品中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用氢氧化钠-硫酸锌去除基体干扰,经过超声萃取,离心,过滤,酸化,乙醚提取,挥干,无水乙醇定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测定。结果 浓度在0-300μg/ml 时,各组分线性良好,r 均>0.9990。山梨酸、苯甲酸的样品检出限均为1mg /k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7% ~3.14% ,回收率为90.6% ~101.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适用于油豆腐类高油脂食品中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检测。
-
南京市一起疑似克罗诺杆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学鉴定及分子分型
.龚红瑾, 郑东宇, 斯佳丽, 王璇, 何敏, 王磊, 闻艳, 雍玮
Abstract:
目的 对南京市某学校发生的一起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溯源分析,探讨致病菌株病原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溯源及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相关样本共47份,提取样本DNA进行食源性致病菌及腹泻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按照常规细菌分离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到的克罗诺杆菌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同时提取所有菌株核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 并进一步进行菌株的致病性预测和基于直系同源基因簇的多位点序列分析(cogMLST)。结果 从30份样本中检测出克罗诺杆菌核酸阳性,未检测到其他常见肠道致病菌及腹泻病毒核酸。共分离得到9株克罗诺杆菌菌株(BQ1~BQ9),其中患者肛拭子6份,供餐企业工作人员肛拭子2份、食品留样1份。9株菌株的耐药谱基本一致。PathogenFinder在线预测这9株菌株均大概率具有致病性。MLST分型结果显示9株克罗诺菌株分属5个ST型,其中BQ3、BQ4和BQ9为ST8型。cogMLST分析发现,从患者肛拭子中分离出的BQ3和从食品留样中分离出的BQ9在进化树上聚为1支,并且只有2个ST位点的差异,两者高度同源。结论 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仅分离到克罗诺杆菌菌株,且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食品留样和一例患者的菌株高度同源。尽管克罗诺杆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侵犯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条件致病菌,但本次研究数据提示克罗诺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有可能成为健康成人及青少年急性肠胃炎的致病因子,需重新评估其在食源性疾病中的致病风险,加强对克罗诺杆菌在食源性疾病人群和除婴幼儿奶粉及辅食以外食品中的监测。
-
江西省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和遗传特征分析
童微, 刘洋, 周厚德, 夏芝璐, 彭思露, 芦军, 刘道峰, 曾立爱
Abstract:
目的 了解2023年江西省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耐药性及遗传特征情况。方法 2023年采集江西省市售的 212 份水产品,分析不同季度和不同种类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并进行ST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 结果? 212份样品共分离出 45 株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 21.23 %。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检出率为别为 26.67 % 和 15.89 %,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682, P > 0.05)。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为22.62 %;甲壳类和贝类检出率最高,均为 25.00 %。45 株分离菌株共发现 40 个STs,其中 17 个为新发现STs,无优势STs。cgMLST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45 株分离菌株亲缘关系较远。45株分离菌株均携带率tlh 和T3SS1基因,仅 2 株分离菌株携带了trh基因,未检测到tdh和T3SS2基因。45 株分离菌株对头孢唑啉(100.00 %)和多黏菌素 E(51.11 %)具有高耐药性,存在多重耐药菌株。共检测到 13 种耐药基因,分别为CARB-20、tet(35)、sul1、sul2、dfrA6、CRP、QnrS2、ANT(2"")-Ia、ACC(6")-Ia和tet ( E ),耐药基因的携带与耐药表型不完全一致。 结论 江西省市售水产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副溶血性弧菌间遗传多样性丰富,亲缘关系较远,毒力基因携带率低,存在多重耐药菌株,耐药机制复杂,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2010,22(2):112-120, DOI:
Abstract:
食用色素分为焦油色素、天然色素和其他3类。按化学结构,食用焦油色素分为偶氮染料类、三芳基甲烷类、氧杂蒽类、荧光酮类、喹啉衍生物和靛系染料,天然色素分为四吡咯(卟啉类)衍生物、异戊二烯衍生物、花青苷类衍生物、酮类衍生物、醌类衍生物和其他类。食用色素的编码有INS、E-Number、CI以及部分国对合成色素的代号。分类介绍了中国大陆、CAC、俄罗斯、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10个国家(地区)的食用色素管理规定与允许使用品种。对各国(或地区)食品添加剂标准表述方式、禁止使用色素的规定、对焦油色素应用态度差异、允许使用色素(焦油色素、天然色素和其他类)品种的使用差异,以及食用色素使用范围与限量差别进行了差异比对分析,提出了我国出口食品生产应根据出口国(或地区)标准确定色素的使用,我国进口食品根据其来源确定重点关注色素品种与限量的建议,并分析了食用色素应用发展的趋势。
-
2003(2), DOI:
Abstr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令第 14号现公布《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自 2 0 0 2年 11月 1日起施行。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卫生部部长 张文康二○○二年九月二十日
-
2011,23(6):571-575, DOI:
Abstract:
按照《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及卫生部的相关要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的程序,受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的修订工作,主要对食品添加剂主体部分、加工助剂和食品用香料的使用规定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更加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同时也方便了广大标准使用者的使用。
-
2004(4), DOI:
Abstract:
将中国大陆、澳大利亚、欧盟、日本、美国、中国台湾以及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有关保健(功能 )食品或食品健康声称的法规、标准作为比较对象 ,重点分析和比较这些国家或地区在保健(功能 )食品范畴、法律地位、产品成分、剂型、安全和功效要求等方面的异同 ,了解国外保健食品管理法规及标准建立的背景及科学依据。通过介绍各国或各地区针对保健 (功能 )食品或其标识、声称所建立的审批或审核机制 ,分析其管理模式的利弊 ,提出完善我国保健食品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为今后进行国际协调提供技术依据。
-
2012,24(5):438-440, DOI:
Abstract:
目的优选QuEChERS方法中黄瓜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净化剂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农药加标回收率(气相色谱法)为指标,考察净化剂PSA(N-丙基乙二胺)、C18(C18烷基-硅胶)、GCB(石墨化炭黑)三因素的影响。结果重复试验表明,10 g黄瓜2 ml定容液净化剂的最佳组合是A2B1C2,即0.075 g PSA,0.025 g C18,0.050 g GCB。结论正交试验法用于优选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QuEChERS净化剂组合,既可节省试剂,又能满足检测需要。
-
2013,25(4):320-323, DOI:
Abstract:
对进口乳制品中克罗诺阪崎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99株克罗诺阪崎肠杆菌分离株和1株标准菌株进行药敏性试验,共选择7大类20种抗生素。结果 所测试的100株菌株对美洛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敏感;对苯唑西林产生耐药;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四环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65.0%、17.0%、3.0%和2.0%;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四环素中介率分别为25.0%、23.0%、6.0%、2.0%和1.0%;13株对3种抗生素耐药,4株表现多重耐药性。结论 进口乳制品中克罗诺阪崎肠杆菌分离株对所测试的大多数抗生素敏感,但对苯唑西林全部耐药,对部分抗生素出现较高的耐药和多重耐药性,因此克罗诺阪崎肠杆菌的耐药性应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
2011,23(1):13-16, DOI:
Abstract: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等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科学基础和依据,为了发挥食品安全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一些国家建立了专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机构,我国也依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食品风险评估技术手段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处理及风险交流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但基于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形势及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还需要从机构上、风险评估能力和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
2005(1), DOI:
Abstract:
为保证出口产品的卫生质量,对广东某出口冻虾加工厂进行了调查.检测了出口冻虾(虾仁、去头虾)从原料到成品各工序的微生物变化,并检测了工用具、环境的细菌总数,结果表明,出口冻虾细菌总数一般都符合标准,大肠菌群数有超标现象,致病菌没有检出,工用具等细菌总数常有超标.结果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出口食品加工厂的卫生管理工作.
-
2010,22(2):143-146, DOI:
Abstract:
目的 了解我国单一原料保健食品注册现状。方法 分析了2003-2007年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419个单一原料保健食品的注册概况、功能分布、原料类别与特点及功效成分特点等情况。结果 单一原料保健食品占此期间注册的功能类保健食品数量的13.1%,增强免疫力功能声称占50.3%,标志性成分特异性不强,以粗多糖、总皂甙、总黄酮等一类成分最为常见。原料类别以动植物原料、普通食品类及菌藻类为主。结论 提取物原料的普遍使用给保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带来一定隐患。急需对提取物原料实施标准化管理。以单一原料保健食品为试点,简化审评模式,探索保健食品分类管理制度。
-
2004(5), DOI:
Abstract:
为给中国的保健食品管理提供借鉴 ,将中国大陆、澳大利亚、欧盟、日本、美国、中国台湾以及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有关保健 (功能 )食品或食品健康声称的法规、标准作为比较对象 ,重点分析和比较这些国家或地区在保健 (功能 )食品范畴、法律地位、产品成分、剂型、安全和功效要求等方面的异同 ,了解国外保健食品管理法规及标准建立的背景及科学依据。通过介绍各国或各地区针对保健 (功能 )食品或其标识、声称所建立的审批或审核机制 ,分析其管理模式的利弊 ,提出完善我国保健食品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为探讨今后进行国际协调的可能性提供技术依据。
-
2015,27(4):441-446, DOI: 10.13590/j.cjfh.2015.04.020
Abstract:
了解济南市乳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分布特征,评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程度。方法 2012—2013年对济南市生乳、发酵乳、灭菌乳、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普通乳粉等5种乳制品中的铅(Pb)、汞(Hg)、镉(Cd)、铬(Cr)及类金属元素砷(As)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按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对其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乳制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项目检出率分别为Pb 14.0%(21/150)、总As 24.7%(37/150)、总Hg 82.0%(109/133)、Cd 26.3%(35/133)和Cr 72.9%(43/59),生乳中Pb和灭菌乳中Pb、Cd未检出。生乳中总Hg的均值、P75和P95均超过限量值,发酵乳、灭菌乳中总Hg含量和普通乳粉中Cd含量的P95超过限量值。生乳、发酵乳和灭菌乳等液态乳重金属检出率和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以总Hg最高,其中生乳PHg>1,属重度污染,发酵乳PHg>0.6,属轻度污染;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普通乳粉等固态乳重金属检出率以Cr最高,单因子污染指数以Cd最高,处于安全级别范围内。生乳重金属污染程度最高,综合污染指数Pn=0.754,属轻度污染,婴幼儿配方乳粉最低,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为生乳>发酵乳>灭菌乳>普通乳粉>婴幼儿配方乳粉。结论 济南市4种乳制品达到安全级别,受重金属污染威胁较小。液态乳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总Hg,固态乳为Cd。生乳中总Hg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较高,处于污染状态,应加强生乳中重金属污染物总Hg含量的控制。
-
2008(3), DOI:
Abstract:
目的探索反式白藜芦醇经口摄入后,在体内的雌激素作用和剂量一反应关系。方法选用19日龄未成年大鼠做子宫增重试验,分别经灌胃给予0.1、0.3、0.6和1.0g/kgBW的白藜芦醇,以3.0p∥kgBW的雌二醇为阳性对照,并设立水和油的阴性对照组,所有剂量组连续灌胃3d。实验结束称量子宫的湿重和干重,对卵巢、子宫和阴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测量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高度。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对子宫重量无影响;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1.0g/kgBW白藜芦醇剂量组的子宫轻度增生,0.3、0.6和1.0g/kgBW白藜芦醇剂量组的阴道轻度增生,无剂量-反应关系;受试物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白藜芦醇经口摄入时雌激素作用较弱,且无剂量-反应关系。
-
2007(5), DOI:
Abstract:
生物胺的过量摄入会对人和动物机体造成严重毒害作用,为了解食品中生物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食品中生物胺来源与影响因素以及生物胺代谢和毒性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2007(4), DOI:
Abstract:
为正确认识海产品中无机砷的来源,科学评价产品质量.介绍了海洋生物中砷的存在形式、化学形态、背景值、无机砷的测定及存在的问题.为修订海产品中无机砷的测定方法提供参考.
-
2011,23(5):472-477, DOI:
Abstract: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肠杆菌科作为食品安全微生物限量的指示菌在国内外标准中的应用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香港地区的相关食品指示菌标准,为制定我国的食品安全微生物标准提供技术依据。
-
2011,23(6):531-533, DOI:
Abstract: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盐酸氨基葡萄糖含量的简便方法。方法样品用水超声提取,色谱柱:CAPCELL PAK CR(4.6 mm×150 mm,5μm);流动相:25 mmol/L乙酸铵+乙腈(加0.1%甲酸)(25+75,V/V);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0 nm。结果盐酸氨基葡萄糖在0.2~26.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检出限为0.02μg;回收率99.5%~101.0%;RSD 1.0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保健食品中盐酸氨基葡萄糖的质量控制监测。 更多还原
-
2012,24(5):474-478, DOI:
Abstract: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香港地区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为制定我国的食品安全微生物标准提供技术依据。
-
2008(3), DOI:
Abstract:
目的总结我国保健食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发展历史与现状,为未来发展提供建议。方法系统收集我国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首次赋予保健食品法律地位以来有关保健食品生产、销售、流通、监管环节的法律法规,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结果从管理角度讲,我国保健食品经历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及《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两个时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立法过程中体现了“公平、公正、便民、高效和救济”等法制理念的不断进步。现在,我国保健食品法律、法规、标准在产品生产、市场、监控、评估4个方面基本形成了体系,并在新功能、新原料开发方面采取了更为开放的姿态。结论今后我国应加强技术性法规标准的建设,完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应配套办法,进一步理顺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责任,注重部门规章的衔接,进一步以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整顿市场秩序,引导保健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
2008(4), DOI:
Abstract: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方法对试样进行前处理,高容量阴离子交换色谱枉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mg/L和0.008mg/L。回收率均在80%以上,RSD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适用于多种食品基质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分析。
-
2006(1), DOI:
Abstract:
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十五条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