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豫杰,文艺,马彦宁,赫英英,江涛,余东敏,白瑶,徐进,李凤琴,董银苹
2024, 36(1):1-7.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1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批发市场零售鸡肉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特征。方法 针对2014—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3个大型批发市场零售鸡肉中分离的135株沙门菌,使用Luminex血清分型试剂盒和传统血清凝集方法进行血清学鉴定,按照Enterobase数据库推荐条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采用药敏鉴定板测定菌株对12类2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用PCR方法检测10种可移动黏菌素耐药基因(mcr)和3种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NDM)的携带情况。结果 135株沙门菌共检出6种血清群,D1和B为主要血清群;20种血清型,Enteritidis、Indiana和Thompson为优势血清型,占比分别为50.4%、15.6%和8.1%;21种ST型,血清型与ST型具有较好对应。91.9%的菌株为耐药株,菌株对萘啶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四环素4种药物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菌株占全部菌株的71.1%,最高可对10类18种抗菌药物耐药;对8类及以上药物耐药的17株菌株中,16株为Indiana血清型;不同包装方式、不同季节和不同批发市场来源菌株,高重耐药菌株占比具有一定差别。所有菌株均为mcr和blaNDM基因阴性。结论 2014—2015年北京市批发市场零售鸡肉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较为复杂,以肠炎沙门菌为主,菌株整体耐药水平较高,有必要针对严重耐药的印第安纳血清型沙门菌开展持续监测,并对临床治疗沙门菌感染一线用药和终极用药的耐药机制和耐药传播机制开展研究,以评估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2024, 36(1):8-14.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2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竹纤维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的迁移规律,讨论影响迁移水平和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对该类产品的安全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采集市场上不同品牌且明确标识含有竹纤维的密胺餐具14种(包括婴幼儿餐具),选择10%(V/V)乙醇和4%(V/V)乙酸,按照GB 5009.156—2016的方法浸泡餐具,再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04.15—2016和GB 31604.48—2016开展酸性条件下的迁移试验研究。结果 竹纤维密胺餐具在接触4%(V/V)乙酸时,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水平远高于10%(V/V)乙醇。对单个样品而言,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趋势呈正相关的规律,且长期重复接触酸性较强的食品时迁移量超标的可能性更高。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两者的整体迁移水平逐渐升高,该规律在竹纤维添加量较高的制品中更为明显。结论 竹纤维密胺餐具中的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规律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基本一致;其中三聚氰胺的迁移水平更能反映树脂的分解情况。该类产品长期重复接触酸性食品时三聚氰胺或甲醛迁移量超标的可能性更高,尤其对于婴幼儿产品。应加强标签标识及消费者指导,杜绝使用不合规原料,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2024, 36(1):15-20.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3
摘要:目的 对生鲜蔬菜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北京市顺义区2021年5—9月生鲜蔬菜样本120份,对样本进行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检测、增菌培养及增菌液呕吐毒素基因(ces)、蜡样芽胞杆菌16S rDNA基因实时荧光PCR检测,对分离株进行14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生鲜蔬菜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84.17%(101/120)。根茎类和叶菜类生鲜蔬菜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1,P校正=0.000);超市、农贸市场和农户菜地3类采集地点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0,P=0.004),基于样本增菌液的ce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isher=0.001)。12件ces+的生鲜蔬菜增菌液检测蜡样芽胞杆菌16S rDNA基因和ces基因Ct值均值分别为19.96和31.80,但均未能分离到ces+蜡样芽胞杆菌菌落。蜡样芽胞杆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复方磺胺耐药率分别为100%、99.01%、61.39%;分布5种耐药谱,优势耐药谱为氨苄西林+青霉素+复方磺胺(59.41%);耐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多重耐药率为0.99%(1/101)。结论 蜡样芽胞杆菌以及呕吐毒素基因在本地生鲜蔬菜中广泛分布,分离株依然处于较低的多重耐药水平。单份生鲜蔬菜样本中ces+菌株在污染的全部蜡样芽胞杆菌中“低丰度”构成。
2024, 36(1):21-25.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4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验室温度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堂食用一次性热饮杯特定迁移量试验的时间和温度。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得出堂食用一次性热饮杯在使用过程中预计接触食品的时间,以此得出堂食用一次性热饮杯特定迁移量试验所需迁移时间;在模拟消费环境下利用真实食品再现堂食用一次性热饮杯的实际使用情况,并用自动温度记录仪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杯内壁温度变化,以此得出特定迁移量试验所需迁移温度。结果 根据消费者店内堂食消费行为习惯的调研结果,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堂食用一次性热饮杯实际接触饮品的时间为1 h;对热饮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内壁温度进行实测,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一次性热饮杯在1 h内与食品接触的平均温度介于60 ℃~66 ℃之间。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和温度实测的结果,选择一次性热饮杯的特定迁移试验条件为70 ℃、1 h。本研究结果为相关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在测试堂食用一次性热饮杯迁移量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2024, 36(1):26-31.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5
摘要:目的 以检测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为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分别建立可视化RPA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rfbE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进行特异性、灵敏度检测,建立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结合SYBR Green I在核酸反应中的颜色变化特征,设计可视化RPA检测方法。结果 建立的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和可视化RPA检测方法,分别在35 ℃时反应不超过25 min即可检测EHEC O157:H7。设计的引物和探针仅对EHEC O157:H7出现特异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低于10-5 ng/μL。结论 EHEC O157:H7的可视化RPA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操作简便,且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为EHEC O157:H7的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提供新方法。
樊景丽,闻胜,刘小方,刘潇,沈海涛,曹文成,张旭丽,张民伟,周妍
2024, 36(1):32-38.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6
摘要:目的 调查中国猪肉中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的污染水平以及我国居民膳食暴露情况和风险。方法 选取2020年中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监测点采集猪肉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高分辨磁质谱联用法测定203份猪肉中7种指示性PCBs(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PCB180)的含量,并分析其指纹特征。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猪肉的消费量数据,评估居民通过猪肉暴露指示性PCBs的健康风险。结果 猪肉中7种指示性PCBs(∑7PCBs)的平均浓度范围为0.053(广西)~0.826 ng/g脂肪(浙江),P95浓度范围为0.091(广西)~2.702 ng/g脂肪(浙江)。PCB28和PCB52为主要的指纹特征。中国居民通过食用猪肉每日摄入∑7PCBs的平均水平和P95水平分别为(0.062±0.076)ng/kg·BW和(0.158±0.207)ng/kg·BW,暴露风险指数(ERI)均小于1。结论 中国猪肉中∑7PCBs的污染水平较低,居民通过猪肉膳食暴露指示性PCBs的健康风险较低。
黄雅琳,包汇慧,邱雪娇,李建文,张磊,张首楠,李琦,曹佩,覃思
2024, 36(1):39-48.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7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9省居民铁皮石斛食用情况,评估铁皮石斛消费人群铅(Pb)、镉(Cd)、汞(Hg)、砷(As)4种重金属的累积暴露量和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基于2019年和2022年中国9省居民铁皮石斛消费量数据和文献筛选得到的部分地区铁皮石斛4种重金属含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计算4种重金属暴露量,评估其健康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危害指数法(HI)进行累积暴露评估。结果 铁皮石斛消费者主要以食用干品为主(37.3%),其中以泡饮方式食用较多,单次消费量的平均值为8.2 g/人;铁皮石斛鲜品食用人群占总调查人数的12.9%,以榨汁为主,单次消费量的平均值为30.8 g/人。暴露评估结果显示,在铁皮石斛(干/鲜)4种重金属暴露量中,干品均高于鲜品且Pb的平均暴露水平(干/鲜)最高;以健康指导值或基准剂量的5%进行判定,在铁皮石斛干品中不同性别-年龄组消费者As、Pb的平均暴露量的暴露边界值(MOE)>1;Pb P95暴露量的MOE值<1;Cd和Hg暴露量均低于其健康指导值的5%。不同省份居民铁皮石斛重金属暴露评估结果表明,江西省铁皮石斛消费居民4种重金属暴露量均最高。江西和浙江两省Pb的高端暴露量的MOE值<1。4种元素累积评估显示铁皮石斛消费者的HI值均<1。结论 我国9省铁皮石斛消费者As、Cd、Hg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高食物量消费人群应关注铅暴露的健康风险。
2024, 36(1):49-55.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8
摘要:目的 分析云南省水产品病原生物污染情况,为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21年,按年度对云南省16个州市水产品开展随机抽样监测,以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病原生物在水产品类型、地区、季节分布上的差异以及可能的污染途径。结果 在3 540份生鲜、冷鲜、冷冻(糜制品)、即食4类水产样品中,检出9种致病菌、1种寄生虫,总检出率为10.8%(383/3 540),致病菌中检出较多的为副溶血性弧菌(10.3%,139/1 34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2%,41/980)、沙门菌(3.3%,32/980);寄生虫中广州管圆线虫在中间宿主中感染较为普遍(9.0%,167/1 861),其他病原生物检出率较低。病原生物在不同类型水产品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77,P<0.001),以生鲜、冷鲜水产中检出为主;分层χ2检验显示,部分病原生物在地区分布、产地及采样场所存在有检出差异;副溶血性弧菌(χ2=15.850,P=0.001)、溶藻弧菌(χ2=8.400,P=0.029)检出率在季度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南省水产品病原生物污染较普遍,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改变饮食习惯、改善水产品储运条件及加强病原生物监测是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2024, 36(1):56-60. DOI: 10.13590/j.cjfh.2024.01.009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市售生禽肉和调理肉制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22年1~8月,从上海市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等环节采集样品348份,其中生禽肉240份,调理肉制品108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对样品中的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可疑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并对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 生禽肉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8.33%(68/240)、5.00%(12/240)和0.83%(2/240);调理肉制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56%(6/108)、28.70%(31/108)和1.85%(2/108);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生禽肉中68株沙门菌分布于14种不同血清型,其中科瓦利斯沙门菌(35.29%)、鼠伤寒沙门菌(16.18%)和肠炎沙门菌(13.24%)占比较高,调理肉制品中6株沙门菌分布于3种不同血清型,分别为肠炎沙门菌(66.67%)、肯塔基沙门菌(16.67%)和鼠伤寒沙门菌(16.67%)。结论 上海市市售生禽肉和调理肉制品中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率较高,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在后续的监管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2024, 36(1):61-67.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0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现状及已备案食品企业标准的“严于”指标,系统了解我国食品企业标准管理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企业标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务服务网、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以及食品企业标准备案信息平台,收集整理分析全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开展情况及“严于”指标备案情况。结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制度、范围、机构、办理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2022年12月我国共备案食品企业标准4 380例,普通食品类最多为91.44%(4 005/4 380);从备案的指标类别上来看,污染物指标占比最高为93.16%(3 707/3 979),铅占所有备案指标的比例最高为83.66%(3 329/3 979);83.55%(3 195/3 824)的食品企业标准备案指标“严于”百分比为0%~20%。结论 各省份工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已备案的企业标准质量不高,大部分备案标准将铅作为“严于”指标,且绝大部分“严于”百分比低于20%,对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作用不明显。建议优化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制度,探索建设全国企业标准备案信息化平台的可行性。
2024, 36(1):68-72.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1
摘要:预包装婴幼儿辅助食品是婴幼儿食品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国际组织、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框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 10770—2010)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标准修订方向,以期为我国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吴鹏,刘继开,戴月,陈莉莉,黄峥,梁骏华,付萍,马洁,郭云昌,李宁
2024, 36(1):73-78.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2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20年中国大陆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获得其发生时间和地区的分布特点以及引发事件的场所、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0—2020年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共上报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772起,累计发病27 212人,住院5 944人,死亡2人。发生高峰时间是7~9月。发达地区发病率(28.8例/百万人)高于不发达地区(8.2例/百万人),沿海地区发病率(31.7例/百万人)高于内陆地区(9.2例/百万人)。病因食品以水产食品(61.2%)、肉类食品(25.3%)为主。发生场所以宾馆饭店占比最高,占49.6%。污染环节主要是烹饪水产食品时未充分烧熟煮透,加工即食肉类食品和蔬菜类食品时生熟交叉污染。结论 应重点加强餐饮服务场所中水产食品和肉类食品的加工、储存等环节监管,降低副溶血性弧菌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病的风险。
2024, 36(1):79-83.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3
摘要:目的 对一起因企业自来水受污染导致食源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预防控制措施,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追溯中毒原因,分析可能的污染环节。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9名,临床症状以口唇紫绀(100.00%)、乏力(66.67%)、恶心(55.56%)为主。流行病学曲线显示为点源暴露模式,首末病例发病时间间隔50 min,平均潜伏期20 min。患者呕吐物、剩余食物和自来水中均检出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患者呕吐物亚硝酸盐浓度与舒张压值存在负相关关系(rs=0.798,P<0.05)。所有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本次事件是酸洗池内含高浓度亚硝酸盐的防锈液在虹吸作用下返流入自来水管道后,通过食用被污染自来水加工后的食物导致的亚硝酸盐中毒,因此企业生产用水应与生活用水分路设置,关键位置安装止回阀,避免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2024, 36(1):84-87.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4
摘要:目的 对一起热带紫褐裸伞中毒事件进行快速毒素筛查和对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进行讨论,以期为此类事件的处置及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对中毒事件剩余的毒蘑菇进行检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病例资料,并结合调查结果和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从中毒患者食用的热带紫褐裸伞中检测出裸盖菇素及毒蝇碱,患者症状与裸盖菇素和毒蝇碱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幻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肝肾功能指标正常。结论 此次中毒事件是由热带紫褐裸伞中的裸盖菇素及毒蝇碱引起。
2024, 36(1):88-92.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5
摘要: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7—2021年食源性腹泻病例病原学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1年安徽省22家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医院上报被采集肛拭子/粪便的腹泻病例信息,并按要求对采集的患者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分类资料采用χ2趋势或χ2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7—2021年共采集标本15 484份,病原体总检出率为23.75%(3 678/15 484)。其中,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0.01%(1 550/15 484);其次是沙门菌(6.16%,954/15 484)、致泻大肠埃希菌(6.10%,944/15 484)、副溶血性弧菌(1.66%,257/15 484)、志贺菌(1.00%,155/15 484)。不同年份(χ2趋势=11.249,P<0.05)和不同季度(χ2趋势=146.119,P<0.05)病原体的检出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人群中,年龄<11岁患者的病原体检出率最高(30.29%,1 123/3 708);学生的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可疑暴露食品前3位分别是肉类及其制品(17.62%,648/3 678)、粮食及其制品(15.17%,558/3 678)和多种食品(13.78%,507/3 678)。可疑暴露场所主要是家庭(69.93%,2 572/3 678)。结论 安徽省食源性腹泻病例病原体主要为诺如病毒和沙门菌,总检出率呈逐季度上升趋势,主要可疑暴露食品和场所分别为肉类及其制品和家庭。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季节、暴露食品和场所,制定不同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
康颖,乔胜鑫,闫爱霞,赵文轩,崔尧,李首飞,王苗,王园园,王洛桐,李颖,逄波
2024, 36(1):93-100.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6
摘要:目的 对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和非O1/O139霍乱弧菌共感染导致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分析。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4个病例肛拭子、12件可疑污染食品和8件环境涂抹的增菌液进行多种腹泻病原检测,将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取菌株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基于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构建聚类树。结果 4件病例肛拭子增菌液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结果均为toxRVP+/tdh+/trh-,其中2件肛拭子荧光PCR检测霍乱弧菌结果为阳性。病例肛拭子副溶血性弧菌培养法检出率为100%(4/4),分离株均为toxRVP+/tdh+/trh-,血清型均为O4:KUT;病例肛拭子霍乱弧菌培养法检出率为50%(2/4),均为非O1/O139血清型,其中1分离株为toxRVC+/ctx-/t3ss+。可疑污染食品副溶血性弧菌培养法检出率为66.67%(8/12),环境涂抹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2.50%(1/8),可疑污染食品和环境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均为toxRVP+/tdh-/trh-;可疑污染食品霍乱弧菌检出率为25.00%(3/12),分离株均为toxRVC+/ctx-/t3ss-。基于病例、可疑污染食品和环境分离副溶血性弧菌形成10个相互独立且遗传距离较远的分支,全部病例分离株处在同一分支,为高度克隆化分支。分离自2个病例和3件可疑污染食品的霍乱弧菌分离株形成5个相互独立且遗传距离较远的分支。结论 本次暴发事件由副溶血性弧菌和非O1/O139霍乱弧菌共感染导致;弧菌共感染暴发事件中应加强多病原荧光PCR的辅助检测和菌株基因组特征分析,优化弧菌优化培养路径。
2024, 36(1):101-106.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7
摘要:链格孢毒素主要是由链格孢霉(Alternaria)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世界各地的食品中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解析其毒性和发现危害防控措施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概述了食品中常见4种链格孢毒素的毒性、暴露风险、污染控制和毒性干预方法等,旨在为链格孢毒素的风险评估、安全限量标准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4, 36(1):107-112. DOI: 10.13590/j.cjfh.2024.01.018
摘要:大肠杆菌O157:H7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低感染剂量下即可导致人类患严重疾病。侧流层析技术(LFCA)由于其具有高效分离的特性,能够满足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需求。然而,目前广泛应用的LFCA方法,信号强度较弱,检测灵敏度较低,难以实现样本中低浓度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因此,本文重点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侧流层析技术,围绕检测效率、灵敏度进行了系统性归纳,比较各方法的优势与短板,为大肠杆菌O157:H7侧流层析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结论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