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5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广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流行率、毒力特征和分子分型研究

      2023, 35(8):1133-1139.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1

      摘要 (585) HTML (233) PDF 1.39 M (1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广西不同种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流行情况、毒力特征和分子分型特征,更好地了解单增李斯特菌的遗传特点及其传播的潜力。方法 对来自2002—2020年的210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其序列分型(ST)、克隆群(CC)型及毒力基因。结果 2002—2020年广西53.8%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来源于肉与肉制品,59.0%分离株来自于谱系Ⅱ,优势ST型为ST8和ST9。79.4%菌株携带LIPI-1基因(hlyprfAplcAplcBmplactA),83.7%菌株携带LIPI-2基因(inlCinlFinlJinlK)。17.6%菌株携带LIPI-3基因(llsAllsBllsDllsGllsHllsPllsXllsY)。结论 肉与肉制品是广西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的食品类型,分子分型结果证实了单增李斯特菌种群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WGS的高分辨力可用于监测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病的暴发。毒力基因的分布表明广西单增李斯特菌存在不同程度毒力基因的缺失,应警惕高致病性的菌株引起的食源性暴发事件。

      • 0+1
      • 1+1
      • 2+1
    • >实验技术与方法
    • 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即用型标准菌株的研制

      2023, 35(8):1140-1145.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2

      摘要 (514) HTML (397) PDF 573.65 K (1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制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即用型标准菌株。方法 对高、低浓度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的冻干菌株进行计数,测定了增菌3、5、7、18 h后冻干菌的自发回变率,依据CNAS-GL003 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CNAS-GL003)和GB 15193.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GB 15193.4—2014),测定即用型标准菌株的均匀性、储藏和运输稳定性、自发回变率和诱变剂突变率。比较20株即用型标准菌株和新鲜菌株的自发回变率和诱变剂突变率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结果 高浓度冻干样品浓度为107~108 CFU/样品,低浓度样品浓度为105~106 CFU/样品;增菌18 h后自发回变率的结果基本符合GB 15193.4—2014要求;4株即用型标准菌株的均匀性结果的F值分别为1.12、1.05、1.68、1.38,F<F0.05(19,20),符合CNAS-GL003要求。4株冻干菌株在25 ℃ 5 d、4 ℃ 14 d、-20 ℃ 6个月的储存条件,检测结果符合储存和运输稳定性要求。20株即用型冻干标准菌株的自发回变率较新鲜菌株标准偏差小。结论 本研究研制出适用于Ames试验的即用型标准菌株,其均匀性、储存和运输稳定性良好,自发回变的稳定性优于新鲜菌株。

    • >风险监测
    • 徐州市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2023, 35(8):1146-1151.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3

      摘要 (420) HTML (281) PDF 1.31 M (8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2018年和2020年徐州市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随机采集市区零售鲜或冷冻生禽肉及调理肉,按照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血清型、耐药性、毒力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142份市售生肉中有40份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28.2%(40/142);血清型主要为1/2a型,占50.0%(20/40);4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共分为15种PT型;对氨苄西林及青霉素耐药菌株分别有4株和2株;所有菌株均携带多种毒力基因。结论 徐州市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较严重,存在小规模同源菌株,需进一步加强监测管理,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0+1
    • >风险评估
    • 稀土元素镧代谢动力学及对血液元素谱的影响

      2023, 35(8):1152-1159.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4

      摘要 (545) HTML (267) PDF 934.88 K (10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镧经口暴露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蓄积、排泄规律以及镧对大鼠血液元素谱的影响。方法 48只雌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8组进行单次经口暴露实验,一次性灌胃700 mg/kg·BW硝酸镧溶液。于灌胃后1、2、4、8、16、32、64、128 h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大鼠全血、心、肝、脾、肺、肾、脑、股骨、粪便镧含量。48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进行重复经口暴露实验,每组含1个对照组和1个实验组。实验组重复灌胃镧含量66 mg/kg·BW的硝酸镧溶液,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在第7、14、21和28 d时,各取1组(含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ICP-MS法测定大鼠全血44种元素含量以及肝、肾、股骨、粪便和尿液镧含量。结果 大鼠单次经口暴露镧后,镧在全血中达峰时间为2 h,消除半衰期为69.315 h,总体清除率为1.733 L/h/kg;镧随血液广泛分布于心、肝、脾、肺、肾、脑和股骨,以股骨中含量最高(P<0.05);大鼠重复经口暴露镧14、21和28 d后,与肾含量相比,大鼠肝和股骨镧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大鼠粪便镧含量显著高于尿液(P<0.001)。大鼠重复给予镧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全血中除了镧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其余元素(钙、钠、钾、镁、铁、铜、锌、硒、钴、钼、铅、砷)含量在对照组和实验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试验镧经口暴露后可快速吸收入血,并广泛分布于心、肝、脾、肺、肾、脑和股骨,重复暴露后易沉积于肝和股骨,且以粪便排泄为主;未观察到镧对大鼠血液元素谱产生影响。

      • 0+1
      • 1+1
      • 2+1
    • 频率匹配Hald模型在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散发病例归因中的应用研究

      2023, 35(8):1160-1165.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5

      摘要 (445) HTML (344) PDF 1.37 M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频率匹配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食物归因中的应用,识别导致我国某省2016—2020年非伤寒沙门菌(NTS)感染散发病例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食品污染物风险监测系统收集并整理患者和食物来源NTS血清型数据,采用Hald模型,纳入病例和食物共有的血清型开展归因分析。结果 NTS感染散发病例归因于畜肉的比例最高,为35.67%,其中猪肉的贡献比例高达22.37%;其次是蛋及蛋制品,归因比例为33.83%;归因于禽肉和水产动物的比例分别是19.28%和11.22%。通过归因识别发现单相鼠伤寒可能是导致该省NTS病例的优势血清型。结论 采用Hald模型获得猪肉是某省NTS感染散发病例的重要病因食品,为该省NTS的污染控制提供了线索,为应用频率匹配模型解决散发病例归因问题提供了范式,该模型可拓展应用于对其他省份感染散发病例的归因研究。

      • 0+1
      • 1+1
      • 2+1
      • 3+1
    • 我国沿海地区市售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及膳食暴露的空间分析

      2023, 35(8):1166-1173.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6

      摘要 (271) HTML (308) PDF 3.48 M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市售双壳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SP)污染水平及膳食暴露的空间分布及空间集聚性特征,为早期预警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经典替代法与逆正态填补法对DSP未检出值进行填补并计算膳食暴露;基于省级空间尺度,对我国沿海地区DSP污染及膳食暴露进行全局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6—2021年我国10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6 355份贝类样品中DSP检出率为6.34%,主要为虾夷扇贝毒素(YTX)(5.41%),主要污染区域为福建、广西、河北、广东等地。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蛤毒素组污染水平全局Moran’s I=0.55(P=0.02),YTX组暴露全局Moran’s I=0.27(P=0.01),呈空间聚集性分布;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DSP污染水平主要存在两个高-高集聚区,位于辽宁和山东;DSP暴露水平主要在河北、广西和辽宁呈高-低集聚特征。结论 我国沿海地区DSP污染与膳食暴露存在地区差异,且在局部呈现一定的区域化特征,建议相关政府机构根据DSP污染与膳食暴露空间分布特征制定区域化精准监测与膳食干预措施,保障贝类食用安全。

      • 0+1
      • 1+1
    • 我国胶东茶叶主产区土壤-茶叶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

      2023, 35(8):1174-1182.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7

      摘要 (419) HTML (330) PDF 710.25 K (8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胶东半岛茶叶主产区土壤与茶叶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人群健康风险。方法 2015—2021年,在山东省海阳市采集土壤样品340份、茶叶样品173份,测定样品中4种主要重金属铅(Pb)、镉(Cd)、总汞(Hg)、总砷(As)元素含量。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相关重金属进行评价,并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土壤与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关系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Pb、Cd、As、Hg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00、0.107、8.852、0.023 mg/kg,其中Pb含量最高。所有重金属元素平均值均未超过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中限量值,Pb、Cd的最大值均超过了限量值,其中As、Cd、Pb元素平均值超过或接近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背景值。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值、最大值均未超过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物中污染物限量》和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中限量值。茶叶中重金属Pb、Cd、Hg、A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86、0.041、0.001、0.037 mg/kg;检出率分别为95.95%、96.53%、13.87%和30.64%,含量浓度均值由大到小为Pb>Cd>As>Hg。4种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6,其中PPb(0.057 2)>PCd(0.041 7)>PAs(0.018 7)>PHg(0.005 3),均处于安全水平。茶叶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045 9,污染程度为安全等级。红茶的部分污染指数高于绿茶。Pb和Cd的污染物分担率较高。结论 土壤中Cd、Pb、Hg和As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土壤中As和Pb属于混合来源,Cd和Hg来源于工业“三废”、农业生产;茶叶中Pb、Cd、Hg、As来源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相关性不大。胶东半岛茶区茶叶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属于安全状态。

    • >调查研究
    • 1株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毒性及耐药性研究

      2023, 35(8):1183-1191.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8

      摘要 (511) HTML (317) PDF 2.03 M (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株蜡样芽胞杆菌SCY分离株的毒力和耐药性。方法 使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银川市某餐厅鱼肉菜肴中培养分离获得蜡样芽胞杆菌SCY分离株,经23S rRNA基因PCR测序鉴定后,通过二代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SCY分离株的基因组特征,进而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药敏纸片实验研究SCY分离株的毒性和耐药性。结果 SCY分离株的基因组大小为5.82 Mb,编码基因个数为5 767,编码区总长度占全基因组的85.50%。SCY分离株基因组中共含有11个基因岛、16个CRISPR和5个前噬菌体;其中,SCY编码基因分别在PHI和VFDB毒力因子数据库中注释到了14个和62个毒力基因(Identiy>80,Evalue<0.05),在CARD耐药数据库中注释到了215个耐药基因(Best Hit evalue<0.05)。小鼠肠道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炎性因子IL-1β、CASP1和Nlrp3的表达水平发生差异显著性上调。22种细菌抗生素药敏纸片试验结果显示,SCY分离株对氯霉素、克林霉素等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头孢唑啉、头孢哌酮、氨苄青霉素表现为中介,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哌拉西林、杆菌肽、头孢他啶等10种抗生素表现为耐药,SCY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结论 本研究发现的SCY分离株属于肠毒株,携带多种肠毒素毒力基因,且具有典型的多重耐药特征。研究结果为揭示蜡样芽胞杆菌分离株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 0+1
      • 1+1
      • 2+1
      • 3+1
      • 4+1
    • >应用营养
    • 餐饮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5(8):1192-1198. DOI: 10.13590/j.cjfh.2023.08.009

      摘要 (420) HTML (207) PDF 579.03 K (1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餐饮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推广餐饮食品营养标识应用,助力营养健康食堂和营养健康餐厅建设,营造更健康的饮食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具有南北餐饮特色的北京和舟山两地组织当地食品营养及餐饮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小组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参与访谈人员普遍认为我国餐饮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因素主要在原材料、前处理、烹饪方式及烹饪条件等方面。结论 对餐饮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因素的了解将有助于进一步展开针对性研究,帮助餐饮业提升餐饮食品营养品质,不断改善居民的膳食生活质量,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城市成年居民在外就餐频率与口味偏好的关联性研究

      2023, 35(8):1199-1204. DOI: 10.13590/j.cjfh.2023.08.010

      摘要 (474) HTML (328) PDF 600.65 K (1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我国城市居民在外就餐频率与口味偏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有完整在外就餐频率及口味偏好调查数据的四个城区中1 957名18~65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外就餐和口味偏好现状,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在外就餐频率与口味偏好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对象每周在外就餐频率为<1次、1~3次、4~6次、≥7次的人群比例分别为35.8%(701/1 957)、33.5%(655/1 957)、18.3%(358/1 957)、12.4%(243/1 957)。男性和女性口味偏好上存在差异,男性口味偏咸率、口味偏油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口味偏甜率高于男性。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基础上,与在外就餐频率<1次/周的城市女性居民相比,在外就餐1~3次/周的城市女性居民口味偏咸的风险增加59%(OR=1.59);在外就餐1~3次/周、4~6次/周、≥7次/周的城市女性居民口味偏甜的风险均增加范围为51%-77%(OR=1.51,OR=1.71,OR=1.77);在外就餐1~3次/周、≥7次/周的城市女性居民口味偏辣的风险分别增加54%(OR=1.54)和78%(OR=1.78)。与每周在外就餐频率<1次的城市男性居民相比,每周在外就餐4~6次的城市男性居民偏油口味和偏辣口味的风险分别增加61%(OR=1.61)和85%(OR=1.85)。结论 城市居民在外就餐频率可能与口味偏好存在一定关联。应当加强在外就餐人群的营养宣传教育,引导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 2020年北京市居民植物油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3, 35(8):1205-1211. DOI: 10.13590/j.cjfh.2023.08.011

      摘要 (422) HTML (125) PDF 705.53 K (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20年北京市3岁以上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情况的调查,了解北京市居民不同种类植物油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食用植物油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0年开展的北京市居民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项目中的植物油消费数据,纳入2 289名北京3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结合家庭称重法、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并通过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方法分析调查对象各种植物油消费情况。结果 北京居民植物油平均消费量为32.7 g/d,43.3%(991/2 289)的北京居民仅植物油消费量就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食用油摄入量(25~30 g/d),其中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的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8、1.7、1.8 g/d。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居民对各种植物油的消费量影响不显著。北京市居民中花生油消费率最高,为68.9%(1 576/2 289),其次为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分别为6.1%(140/2 289)和5.7%(130/2 289)。结论 北京市居民植物油平均消费量高于膳食推荐量,植物油消费品种集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居民科学食用植物油,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 >食源性疾病
    • 2019—2021年武汉市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与耐药性研究

      2023, 35(8):1212-1219. DOI: 10.13590/j.cjfh.2023.08.012

      摘要 (407) HTML (151) PDF 1.79 M (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2019—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腹泻患者来源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情况以及种群多样性。方法 定期收集来自武汉市5家医疗机构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菌株并通过生化反应和飞行时间质谱进行确认。对经确认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多重PCR检测毒力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收集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通过聚类比对和构建最小生成树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收集到59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共检出3种基因型别。其中检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29株,占比最高为49.15%;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各检出15株,占比均为25.42%。59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除多黏菌素E外的11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苄西林(67.80%)、萘啶酸(61.02%)、四环素(45.76%)、复方新诺明(37.29%)、头孢噻肟(30.51%)、氯霉素(13.56%)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EAEC和EPEC均存在14种不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均可被分为11种不同的ST型别。ETEC存在28种不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可被分为10种不同的ST型别,且超过50%的ETEC属于同一种优势克隆复合体CC-10。结论 武汉市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污染长期存在且耐药情况严重,其中EAEC和EPEC型别多样,ETEC的优势克隆复合体CC-10被广泛检出。

      • 0+1
      • 1+1
      • 2+1
      • 3+1
    • 江西省首起中式凉拌菜引起一例孕妇李斯特菌病的溯源研究

      2023, 35(8):1220-1224. DOI: 10.13590/j.cjfh.2023.08.013

      摘要 (148) HTML (176) PDF 1.02 M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江西省首起中式凉拌菜引起一例孕妇李斯特菌病进行溯源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李斯特菌病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临床检测方法和国家标准GB 4789.30—2016方法对血液、食品样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进行分离,并用生化、质谱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菌株的分型和溯源分析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全基因组测序方法。结果 流调结果显示,患者症状以发热为主,新生儿无感染,有每周进食一次中式凉拌菜的习惯。患者血培养鉴定结果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现场对患者家进行的环境样本采样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采集患者常去的熟食店销售的2份凉拌菜检出了该细菌。PFGE电泳分型显示患者分离株与食品分离株分型结果一致,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菌株均为ST1型。结论 中式凉拌菜存在引起孕妇李斯特菌病的风险,应加强监测,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相关餐饮店的监管。

      • 0+1
      • 1+1
    • 2010—2019年全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3, 35(8):1225-1230. DOI: 10.13590/j.cjfh.2023.08.014

      摘要 (595) HTML (237) PDF 1.74 M (1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探讨其空间聚集性,为预防和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措施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全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Arcgis 10.6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绘制相关地图。结果 2010—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共报告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1 110起,中毒49 457例,死亡87例。第三季度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9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月份。在查明原因的事件中,肉与肉制品污染引起的事件数(19.10%)最多。非伤寒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分别占事件总数和中毒总人数的56.04%和61.17%。发生在集体食堂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39.46%)和中毒人数(34.79%)最多,发生在家庭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死亡人数最多(83.91%)。广东、四川、云南、广西、山东等地报告的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居全国前5位,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在空间上呈现集聚性分布,热点地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西部及北部、四川省南部、重庆市、湖北省西部及北部、湖南省西部及南部、广东省中部及北部。结论 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事件起数居于各类食物中毒事件首位,建议相关部门在重点时段,对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标准及要求,对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建议细菌性食物中毒热点地区探索其空间聚集性的形成原因及机制,采取相对应措施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0+1
      • 1+1
      • 2+1
    • 一起食用泥螺引起的疑似贝类毒素中毒暴发事件调查

      2023, 35(8):1231-1234. DOI: 10.13590/j.cjfh.2023.08.015

      摘要 (385) HTML (330) PDF 901.32 K (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总结调查处置经验,指导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调查中毒事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事件共报告病例55例,死亡3例,50岁以上人群占病例总数的60%。病例具有家庭聚集性,均为家庭就餐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以肝功能异常(54例,98.2%)、恶心(36例,65.5%)、乏力(29例,52.7%)为主,部分患者出现口唇肢端麻木(9例,16.4%)。可疑致病食物为泥螺,在6份样品中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后,事件得到控制。结论 该事件为食用含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泥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不排除存在其他致病因子的可能。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与监测预警工作。

      • 0+1
    • >综述
    • 基于系统文献检索的桔青霉素遗传毒性分析与识别

      2023, 35(8):1235-1241. DOI: 10.13590/j.cjfh.2023.08.016

      摘要 (303) HTML (214) PDF 606.99 K (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桔青霉素是由曲霉属、青霉属和红曲霉属等真菌产生的聚酮类真菌毒素,常污染谷物及其制品。桔青霉素具有明确的肾脏毒性,但其致癌性证据有限。考虑到遗传毒性试验可用于筛查化学物质潜在致癌性,本文从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3个遗传学终点的角度对桔青霉素的遗传毒性进行综述。桔青霉素是一种致染色体畸变的遗传毒性物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细胞有丝分裂期间微管蛋白聚合与纺锤体形成,导致细胞周期阻滞有关。本文期望为桔青霉素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结论。

      • 0+1
    • 可用于婴幼儿食品菌种的国内外临床试验可视化分析

      2023, 35(8):1242-1248. DOI: 10.13590/j.cjfh.2023.08.017

      摘要 (309) HTML (368) PDF 2.51 M (8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婴幼儿食品中菌种的临床试验的中英文相关文献基本情况,描述其研究领域的现状及研究热点,为我国制定可用于婴幼儿食品菌种的临床试验指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共词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PubMed、中国知网资源总库(CNKI)等4个数据库来源的“婴幼儿食品中菌种临床试验”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国内年度发文量是国外的10倍;全球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意大利、中国和美国;国外研究机构主要为大学,国内研究机构主要为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国外研究主题热点主要为鼠李糖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系列菌株,应用于腹泻、婴儿绞痛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国内研究主题热点主要为益生菌制剂培菲康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米雅在腹泻以及思连康结合光疗或中医药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应用。结论 我国应该加强对婴幼儿食用菌种或益生菌药物临床试验的监管和审批,并尽快制定相应的临床试验指南。

      • 0+1
      • 1+1
      • 2+1
      • 3+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邮寄地址与联系方式变更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