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5(3):321-325.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1 CSTR:
摘要:目的 研究宜宾市肉类食品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分子分型特征,分析沙门菌污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宜宾市辖区(县)肉类食品沙门菌分离株29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并就地域、物种来源和售卖方式对沙门菌血清群检出构成比的影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株沙门菌分离株共检出14种血清型(分属4个群),主要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吉韦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聚类分析显示PFGE分子分型为18种带型。肠炎沙门菌带型相似度100%,来自同一传染链;吉韦沙门菌有2种带型,鼠伤寒沙门菌有4种带型,相似度较差;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影响D群沙门菌检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地域分布(OR=1.053,P<0.05);影响E群沙门菌检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物种来源(OR=3.887,P<0.05)和地域分布(OR=1.227,P<0.05)。结论 监管部门应从家禽养殖地地域来源和肉类物种来源两个方面加强宜宾市肉类食品安全监督。
2023, 35(3):326-332.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2 CSTR:
摘要:目的 建立牛奶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总量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前处理采用5%乙酸水溶液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胶体银、提取液及促凝剂等表面增强最优参数。结果 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增强后的拉曼光谱特征位移为(736±5)cm-1、(785±5)cm-1、(1 345±5)cm-1、(1 395±5)cm-1。根据定性方法验证的检出概率模型,确定牛奶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检出限为50 μg/kg。结论 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单,从样品前处理到出具结果仅需25 min,可用于牛奶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现场快速检测。
2023, 35(3):333-338.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3 CSTR:
摘要:目的 采用正化学源电离技术检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9种卤乙酸化合物。方法 样品采用甲基叔丁基醚进行液-液萃取,取上层有机相经酸化甲醇衍生后上机测试,采用基质校正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0.2~100 μg/L范围内,9种卤乙酸化合物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限(S/N=10)为0.107~1.640 μg/L。对实际样品进行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9种卤乙酸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1.8%~1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9%~8.8%。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卤乙酸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2023, 35(3):339-345.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4 CSTR:
摘要:目的 建立动物源性食品奶豆腐中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奶豆腐样品经0.1 mmol/L EDTA-Mcllvaine缓冲液处理并加入亚铁氰化氢、乙酸锌各0.1 mL提取,HLB Pro固相萃取柱净化,经Shim-pack FC-ODS(150 mm×20 mm,3 μm)分离,用10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甲醇乙腈(40:60,V/V)进行梯度洗脱,在全扫描(full MS)模式检测。结果 6种喹诺酮类药物在10~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LOD)为0.5~1.5 μg/kg,定量限为(LOQ)2~4 μg/kg,加标回收率为82.3%~101.6%,相对标准差低于10%。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适用于奶豆腐中6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定性分析。
2023, 35(3):346-352.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5 CSTR:
摘要:目的 建立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禽蛋(鸡蛋、鸭蛋、鹌鹑蛋、鹅蛋)中的氯霉素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 禽蛋样品经乙腈提取,经(PSA∶C18=1∶1)净化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禽蛋基质中氯霉素在0.020~2.0 μg/kg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方法检出限0.020 μg/kg,定量限0.050 μg/kg;在添加浓度水平为0.020、0.10、0.50 μg/kg时,回收率范围为80.8%~119.0%,相对标准偏差为4.09%~15.21%(n=6)。采用建立的方法对市购禽蛋样品和天然污染鸡蛋样品进行验证测试,方法实用性满足残留测试要求。结论 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有效用于禽蛋中氯霉素药物残留的监控与定量测定。
2023, 35(3):353-359.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6 CSTR:
摘要:目的 比较膜吸附法、膜吸附-PEG法和膜吸附-超滤法对纯净水中病毒的富集效果,并对优选的富集方法的实验条件进行比对,旨在寻找高效的方法,为其他水体中病毒富集检测提供技术借鉴。方法 本文以MS2噬菌体为目标病毒,制作高、低浓度水样,建立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方法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检测。使用膜吸附法、膜吸附-PEG法和膜吸附-超滤法富集水样,并比较不同过滤膜、不同超滤管及两种核酸提取方法的回收率,选择最适方法。结果 膜吸附-超滤法、膜吸附-PEG法和膜吸附法回收率均值分别为19.80%± 12.19%、12.71%±9.09%和9.05%±4.89%,各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顺序为:膜吸附-超滤法>膜吸附-PEG法>膜吸附法;高浓度>低浓度。混合纤维素酯膜的富集效果优于尼龙膜。100 K和50 K的超滤管富集效果无差异。硅胶离心柱法和磁珠法核酸提取效果无差异。结论 通过二次富集可提高富集效率,膜吸附-超滤法优于另两种方法,且其操作简单、耗时短、对设备依赖性低,易于推广。膜吸附-超滤法的实验条件仍可优化、完善,拓展其在不同水体和不同病毒富集中的应用。
翟清燕,霍胜楠,姚现琦,郑世超,王骏,任易婕,孙潇慧,杜东旭
2023, 35(3):360-366.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7 CSTR: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肉制品中毛皮动物源性成分掺假快速检测技术。方法 构建狐狸、貉、水貂三种检测用阳性质粒分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方法适用性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好的狐狸、貉、水貂阳性质粒分子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验灵敏度均可达到10-4 ng/μL,标准曲线扩增效率分别为94.451%、117.461%、114.709%,且相关系数(R2)均在0.995以上。在混合肉样品和市售肉制品中均可检测,三种成分的检测限均低至1%,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适用性。结论 本方法构建的三种阳性质粒分子可以满足实际工作中肉类掺假检测的需求。
李芳芳,梁秀清,张卉,陈倩倩,田其燕,李海霞,王艳丽,张寒霜,刘艳明
2023, 35(3):367-373.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8 CSTR:
摘要:目的 建立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同时测定食醋中7种常用防腐剂和3种常用抗氧化剂的方法。方法 采用三氯甲烷为萃取剂,乙酸乙酯为分散剂,对分散剂、萃取剂、盐浓度和pH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所有目标物在0.004~1.00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 98~0.999 98,检出限为0.03~0.10 mg/kg,定量限为0.10~0.34 mg/kg,目标物回收率为71.6%~93.5%,相对标准偏差为2.3%~8.7%。结论 该法适用于食醋中常用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同时检测。
2023, 35(3):374-380. DOI: 10.13590/j.cjfh.2023.03.009 CSTR:
摘要:目的 以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的含量为指标,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豆中异黄酮素总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醇-水(3+1,V/V)提取,经过β-葡萄糖苷酶水解后,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 1.7 μm)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在5.0~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2.7、4.0 mg/kg,在300.0、600.0、1 200 mg/kg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9.4%~102.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4.6%;黄豆黄素在0.5~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6 mg/kg,在30.0、60.0、120.0 mg/kg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5.7%~104.0%,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2.8%。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大豆中异黄酮素含量的测定。
2023, 35(3):381-389.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0 CSTR:
摘要:目的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AA)联合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Cas13a蛋白(CRISPR-Cas13a),建立对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4种腹泻病原菌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即RAA-Cas13a。方法 设计4种腹泻病原菌的RAA特异性引物和CRISPR RNA(crRNA),利用RAA技术扩增样本核酸,并进行CRISPR-Cas13a恒温荧光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为对照方法,评价RAA-Cas13a优化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RAA-Cas13a方法可在35 min内完成检测。检测志贺菌、霍乱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沙门菌最低检测限为1 copy/μL;特异性实验表明每一种病原菌与其余10种对照细菌均无交叉反应。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0份实际样本和40份人工污染样本,结果表明同RT-qPCR检测结果一致性高(分别为Kappa=0.927和Kappa=1.000)。结论 RAA-Cas13a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能用于4种腹泻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2023, 35(3):390-395.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1 CSTR:
摘要:目的 建立植物源性食品中砜吡草唑残留量的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稻谷、小麦、高粱、玉米、大豆、花生、甘薯、马铃薯和葵花籽中的砜吡草唑残留用乙酸乙酯提取,经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和无水硫酸镁去除杂质,离心过滤后经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实验对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净化方式和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基质效应的影响,确定出最优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结果 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在0.000 5~0.05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空白样品在4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3.8%~104.3%,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6.7%,方法定量限为0.001 mg/kg。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能满足植物源性食品中砜吡草唑的检测要求。
2023, 35(3):396-402.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2 CSTR:
摘要:目的 基于石墨烯新型吸附材料,建立了乳制品中6种黄曲霉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水溶解后,乙腈提取,经氮吹浓缩后,以乙腈:0.1%甲酸(1∶1)溶液复溶,经石墨烯新型吸附材料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结果 在0.05~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8;加标回收为91.0%~118.5%,相对标准偏差为2.39%~6.00%;定量限为0.01~0.05 μg/k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乳制品中6种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2023, 35(3):403-410.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3 CSTR: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的现状,探究食物过敏儿童的饮食习惯和食谱特征,为提出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的改善措施及营养评估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纳入上海市6个区(虹口区、静安区、徐汇区、闵行区、嘉定区和崇明区)15所幼儿园共5 215个3~6岁的学龄前儿童,邀请家长填写电子问卷,采集儿童人口学特征、成长环境、食物过敏和饮食习惯的信息。结果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经家长自报的食物过敏率为16.8%。自报过敏率最高的过敏性食物为水产品类(含鱼、虾及海鲜等),为7.2%,其次是蛋类(5.3%)、牛奶或奶制品(4.2%)、水果(2.4%)、坚果(2.1%)、豆类(0.5%)、肉类(0.5%)、面粉(0.4%)及蔬菜(0.4%)。食物过敏的儿童中,对1种、2种食物过敏的儿童分别占61.8%和24.9%。水产和水果过敏者多表现为单种食物过敏,而蛋类、牛奶和坚果食物过敏者多表现为合并两种或以上的食物过敏。与非食物过敏的儿童相比,食物过敏者总体减少了致敏食物的摄入而增加了替代性食物的摄入。结论 上海市家长自报的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的比率较高。自报的过敏性食物主要集中在水产品、蛋类、牛奶或奶制品、水果等。相较于偏单一食物过敏的水产品食物过敏的儿童,对蛋类、牛奶和坚果过敏的儿童,更倾向于同时对多种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的儿童呈现明显的食物规避和同类其他食物替代摄入。
2023, 35(3):411-415.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4 CSTR:
摘要:目的 对澳门地区市售即食海产品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致泻毒力基因检测。方法 从甲壳类、鱼类、贝类、头足纲类共4类80份样本中分离嗜水气单胞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检测菌株16S rRNA基因进行菌株鉴定,使用多重PCR测定分离菌株4种致泻毒力基因。结果 澳门地区市售的80份即食海产品中,有57份样本(71.25%)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其中6份(10.53%)带有致泻毒力基因。在6株携带毒力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中,4株携带2种毒力基因,其余的只携带1种毒力基因。其中携带alt有4株(7.02%)、aerA 3株(5.36%)、ast 2株(3.51%)及act 1株(1.75%)。即食海产品的4个分类与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经χ2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15个经烹煮过样本中分离鉴定出13株嗜水气单胞菌。结论 嗜水气单胞菌有较高的检出率可能是因不当包装、运输及处理过程中受到交叉污染。致泻性毒力基因检出率不高,但存在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风险。
2023, 35(3):416-421.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5 CSTR:
摘要:目的 建立SWOT-AHP战略分析模型并对我国粮食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发展做出最佳战略选择。方法 以SWOT框架为基础,研究了粮食检验检测机构目前面临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对战略强度进行定量计算并构建了战略四边形。结果 基于当前形势和问题分析,粮食检验检测机构较适宜选择WO扭转型战略,即通过利用外部机会来克服自身缺点。结论 该项研究以粮食检验检测机构整体战略发展为新视角,具有普遍适用性,也将为我国建立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质检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2023, 35(3):422-428.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6 CSTR: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我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规范化管理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在线问卷形式,通过四川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及华西医院临床营养学科联盟等平台,对全国34个省/直辖市的医疗机构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共收回300份有效问卷。在FSMP管理方面:24.3%的医疗机构设立了FSMP管理委员会,64.3%的单位制定了本机构《医院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目录》;设置FSMP专用仓库、FSMP配制室的医疗机构分别占47.3%、50.7%。40.7%的医疗机构将FSMP纳入信息化管理;43.3%的医疗机构统一编码收费。FSMP临床应用方面:94%的医疗机构在FSMP处方前要求进行营养风险筛查。84.7%的机构要求FSMP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近90%的医疗机构由营养医师开具FSMP处方;67.3%的医疗机构要求上级临床医师/营养师对FSMP处方审核后再执行。300家医疗机构均对FSMP使用不良反应进行了监测,仅有30.7%将不良反应的监测数据上报至省/市级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结论 国家应加强专科收费目录的构建及处方资质培训的统一;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西部地区医院及全国二级医院应尽快设立FSMP管理委员会,并将FSMP纳入医院信息化系统。临床营养学科应加强FSMP临床规范应用细则的制定和监管系统的建设,强化安全性监测及有效性评估,促使FSMP的营养治疗价值最大化。
2023, 35(3):429-435.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7 CSTR:
摘要:食品标准是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依据和准则,但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监管需求符合性不佳、匹配度不足等问题。目前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尚处于逐步建设和改进完善阶段。针对食品标准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和应用,本文主要分析研究食品标准体系与监管实际的符合性和匹配度,梳理分析我国食品标准体系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的符合情况。建议从标准跟踪评价、简化优化标准制修订流程、整合食品分类标准等方面逐步改进完善,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依据。
2023, 35(3):436-442.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8 CSTR:
摘要:目的 分析2016—2018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时空特征及聚集性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将“国家食源性监测报告系统”中广东省2016—2018年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导出,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利用ArcGIS 10.8软件展示病例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广东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76 943例,男女比例为1.16∶1;职业人群中最多的是散居儿童(26.58%,20 452/76 943),各年龄层的病例数以0~5岁年龄段最多(23 584例,占比30.65%),对其中29 072例病例进行了采样检测,致病菌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7.03%(4 950/29 072),其中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14.84%(4 314/29 072);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为1.29%(374/29 07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检出率为0.83%(241/29 072);志贺菌阳性检出率为0.07%(21/29 072)。诺如病毒总体阳性检出率为0.83%(241/29 072)。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占比最高的是混合食品(21.69%),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占比65.53%)。2016—2018年每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一般出现两个高峰:一个高峰在8月,另一个高峰在10~12月。空间分析发现2016—2018年每年食源性疾病发病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结论 广东省2016—2018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检出病原菌主要为沙门菌,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发病高峰集中在8月和10~12月,职业分布主要为散居儿童,以腹泻症状为主,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混合食品,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
2023, 35(3):443-446. DOI: 10.13590/j.cjfh.2023.03.019 CSTR:
摘要:目的 对一起曼陀罗中毒事件进行调查,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和WS/T 3—1996《曼陀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判定。结果 本次事件共有64人发病,患病率为60.95%(64/105),主要症状为口干、乏力、头痛、恶心、眩晕、瞳孔扩张、视物模糊、言语困难,平均潜伏期为2 h(0.5~5.5 h),在剩余的可疑食品黄糕和制作原料糕面、病例血液和呕吐物中检出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在黍子种植地发现曼陀罗的茎秆、果实及种子。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黍子收割时混进了曼陀罗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提示应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野生有毒植物的鉴别能力,加强田间管理,在机械收割前应对有毒植物进行清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2023, 35(3):447-451. DOI: 10.13590/j.cjfh.2023.03.020 CSTR:
摘要:目的 分析2021年12月武汉某高校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导致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集病例直肠拭子及环境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病例共139例,患病率为0.43%,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食用H街卤菜是危险暴露因素[比值比(OR)=15.96,95%置信区间(95%CI):2.32~383.95]。29名病例及5名从业人员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结论 此次事件为一起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食源性胃肠炎暴发。在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应继续加强对学校及食品从业人员的诺如病毒感染监测,积极开展食品卫生方面的健康教育,预防肠道病原体感染暴发发生。
崔琪奇,丁锦,许统圣,任亚萍,赵冰,苏靖华,王闻卿,黄红,郝莉鹏,潘丽峰
2023, 35(3):452-457. DOI: 10.13590/j.cjfh.2023.03.021 CSTR:
摘要:目的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和溯源分析,为此类事件的处置和判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和从业人员肛拭子以及留样食品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对分离株进行肠毒素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子分型和溯源。结果 从9份病例肛拭子、1份从业人员肛拭子及3份留样食品样品中分离到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人源分离株产A型和E型肠毒素,3株食源分离株产A型、D型和E型肠毒素。13株分离株均对青霉素耐药,PFGE条带相似度为100%,MLST分型均为ST6型。结论 本起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堂等的宣传教育和管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陈丽敏,刘成伟,梁新民,张强,周厚德,游兴勇,刘道峰,彭思露
2023, 35(3):458-463. DOI: 10.13590/j.cjfh.2023.03.022 CSTR:
摘要:目的 评估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预测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月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Python软件构建ARIMA模型,以2021年数据验证及评估ARIMA模型预测效能,并对2022年1~6月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月发病率进行短期预测。结果 江西省2016—2021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每年的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预测最佳模型为ARIMA(1,0,0)(1,0,2)12,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为96.66,模型残差为白噪声序列(P>0.05)。模型预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流行趋势基本吻合,整体均方根误差(RMSE)为0.656,以2021年数据验证模型预测效果,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11.25%,表明模型外推效果较好。结论 ARIMA(1,0,0)(1,0,2)12模型可用于江西省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测。
胡永峰,余宏杰,杨宏光,张敏哲,肖小月,王涯旭,陈锐,何启强,饶伟明
2023, 35(3):464-469. DOI: 10.13590/j.cjfh.2023.03.023 CSTR:
摘要:目的 分析武汉市街头食品价格与营养价值关系,为消费者选购营养经济食品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从武汉市江汉区、江岸区、武昌区各随机抽取一条美食街,对按不同加工方式分类的6类食品(烧烤、煎炸、蒸煮、烘焙、饮品、凉拌类)中的52种街头摊点食物/饮品进行调查,采购食物后记录价格,通过实验室检测和营养计算器分析营养成分,计算能量价格和富含营养素食物指数(NRF6.3)指数价格。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单位价格与NRF6.3指数相关性。结果 烘焙类能量密度最高,为308.41 kcal/100 g,饮品类能量密度最低,为79.35 kcal/100 g(P<0.001)。能量价格以烧烤类最高(22.47元/100 kcal),蒸煮、煎炸、饮品、烘焙和凉拌类分别为2.15、4.88、3.56、3.95、5.61元/100 kcal。NRF6.3指数价格平均为-2.90/元,1元能买到NRF6.3指数最高的为凉拌类食品(2.43),最低的为蒸煮类(-11.09)。街头食品每100 g单位价格与蛋白质(P<0.001)、膳食纤维(P=0.014)、脂肪(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添加糖(P<0.001)呈显著负相关。6类街头食品单位价格与其NRF6.3指数间无秩相关关系(P>0.05)。结论 武汉市街头食品整体价格较高且伴随较高能量密度,而NRF6.3指数价格偏低。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街头食品推荐营养素含量不高,且营养价值偏低,不符合健康膳食要求。
2023, 35(3):470-475. DOI: 10.13590/j.cjfh.2023.03.024 CSTR:
摘要:目的 了解2019年湖北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2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供餐3种供餐模式,从每个县抽取小学、初中各2所,再从中抽取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共7个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选取1~2个班,每个班40人左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湖北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79.7%(1 273/1 598),小学生(83.9%,841/1 002)高于初中生(72.5%,432/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0,P<0.01)。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食物种类充足的比例为18.8%(301/1 598),小学生(21.4%,214/1 002)高于初中生(14.6%,87/596),男生(21.3%,170/800)高于女生(16.4%,131/7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1,P<0.01;χ2=6.106,P<0.05)。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食用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和果蔬类的比例分别为89.9%(1 436/1 598)、35.4%(565/1 598)、28.0%(448/1 598)和29.7%(475/1 598),小学生早餐食用谷薯类和肉蛋类的比例均低于初中生,食用奶豆类和果蔬类的比例均高于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808、15.405、19.241和40.400,P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走读生、女生、初中生早餐食物种类不充足的发生风险分别高于住校生、男生、小学生。结论 湖北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较低,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尤其需要关注走读生、女生和初中生早餐营养问题。应加强早餐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2023, 35(3):476-480. DOI: 10.13590/j.cjfh.2023.03.025 CSTR:
摘要:目的 评价营养健康知信行理论应用于海员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在舟山市指定的2家医院进行船员健康体检的海员62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不同方法进行营养健康干预1年,随后于2020年与2021年期间再次进行健康体检,两组在体检时分别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 在干预后,干预组海员谷薯杂豆类、蔬菜类、水果、大豆及坚果的每日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海员,食用油每日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海员,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海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为76.0%,较干预前的92.0%明显降低(Z=-4.249,P<0.05)。Topsis法综合评价显示,干预组C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更接近于1。结论 通过对海员进行营养KAP干预,海员膳食营养状况及体检结果得到改善,营养KAP干预可有效保障海员健康。
2023, 35(3):481-486. DOI: 10.13590/j.cjfh.2023.03.026 CSTR:
摘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也可导致孕妇流产、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病性与其毒力基因及毒力岛密切相关,其机制是众多毒力因子在各调控因子复杂的网络调控下的结果。本综述旨在了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及其致病机制。
2023, 35(3):487-490. DOI: 10.13590/j.cjfh.2023.03.027 CSTR:
摘要: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真实性鉴别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该技术近年来在各类食品真伪鉴别和食品安全溯源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推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步伐,以期为管理部门的监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