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34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述评
    • 新型冠状病毒经冷链食品经营活动引入和传播:现状与防控对策

      2022, 34(1):1-6.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1 CSTR:

      摘要 (534) HTML (816) PDF 1.33 M (2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部分疫情发生于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并在食品动物屠宰场和食品加工厂环境、食品及其内外包装表面涂抹等样品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同时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阳性样本中分离到活病毒,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冷链食品可能作为载体传播新冠病毒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冷链食品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冷链食品从业人群感染风险进行综述。

    • “十三五”重点科技专项支撑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建设

      2022, 34(1):7-10.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2 CSTR:

      摘要 (457) HTML (182) PDF 1.26 M (2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是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共研制形成各类检验检测标准377项,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科学监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研发的、拟申报纳入或已经纳入标准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致病性微生物与寄生虫、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食品接触材料、加工过程或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掺假物等8个方面检验检测方法标准成效,同时针对食品安全标准科技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为规划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论著
    • 我国水果制品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数据库构建研究

      2022, 34(1):11-16.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3 CSTR:

      摘要 (538) HTML (327) PDF 4.28 M (2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我国水果制品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数据库。 方法 基于接触面积法所需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通过收集水果制品的食品接触材料主体、封口、外盖及内衬等相关数据,获得不同水果制品对应不同食品接触材料的接触面积与食品单位质量/体积参数(S/V)。 结果 本调查采集各类水果制品共计288份,获取相关数据7 398个,涵盖冷冻水果、水果罐头、水果干类、醋/油或盐渍水果、果酱、果泥、蜜饯凉果、装饰性水果、水果甜品等11类食品小类,涉及食品接触材料材质包括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氯乙烯、金属、纸、玻璃7类。食品接触材料主体、封口、外盖和内衬的S/V的平均值分别为21.00、1.00、1.30、0.10 dm2/kg。 结论 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水果制品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数据库,为后续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28天经口毒性研究

      2022, 34(1):17-22.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4 CSTR:

      摘要 (612) HTML (457) PDF 1.30 M (2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28 d经口毒性试验研究,对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将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2.5、5.0和10.0 g/kg BW),每组22只,雌雄各半。按照10 mL/kg BW经口灌胃,连续给予28 d,实验前后对大鼠进行眼部检查,处死动物后进行尿常规、血液学、血生化、脏器系数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动物外观、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血生化和尿常规检测均没有明显差异;雄性中、高剂量组和雌性高剂量组在第4周的进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但均无时间上的延续性,认为无毒理学意义;雄性中、高剂量组的血小板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无剂量-反应关系,仅限单个指标异常,且均在实验室参考值范围之内,认为不具有毒理学意义;高剂量组病理学检查未见与受试物有关的病理性改变。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SD大鼠短期经口摄入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未见毒性作用,但长期食用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 >研究报告
    • 河南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分子分型及系统发育研究

      2022, 34(1):23-28.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5 CSTR:

      摘要 (324) HTML (298) PDF 1.96 M (2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克罗诺杆菌污染情况、分子分型特征及耐药情况,分析不同菌株间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 方法 采集婴幼儿配方食品227份,按照GB 4789.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进行克罗诺杆菌的分离鉴定,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株进行药敏实验和溯源分析,采用16S rRNA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种属鉴定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结果 227份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检出13株克罗诺杆菌,分别属于阪崎克罗诺杆菌、苏黎世克罗诺杆菌和都柏林克罗诺杆菌。13株克罗诺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头孢唑啉耐药率达到84.6%(11/13),PFGE分型得到7个带型,MLST共分为6个ST型,其中ST1为优势型别,相同PFGE型的菌株也有相同的MLST型。 结论 河南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克罗诺杆菌污染以阪崎克罗诺杆菌为主,种属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MLST能够更好地说明种水平之间的亲缘关系。

      • 0+1
      • 1+1
    • 2018—2020年度乳粉中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能力验证样品的研制及其应用

      2022, 34(1):29-33.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6 CSTR:

      摘要 (252) HTML (312) PDF 1.29 M (1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制备乳粉中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2018—2020年度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 方法 将背景菌株和克罗诺杆菌属通过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确认菌株种属。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的阴性样品(含背景菌)和阳性样品(含背景菌和克罗诺杆菌属)。随机抽取阳性样品和阴性样品各20份进行均匀性检验,然后将样品分别存放于-20 ℃和4℃进行储藏稳定性检验,存放于25 ℃和37 ℃进行运输稳定性检验。向参加考核的实验室发放样品并提供作业指导书,回收各实验室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 菌株种属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满足要求。2018—2020年度考核结果满意率分别为97.1%、94.7%和100%。 结论 制备的样品满足此能力验证项目的需求,通过组织能力验证考核可以反映出我国实验室之间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验水平。

    • 利用血清筛选和模拟胃肠液消化稳定性试验评价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潜在致敏性

      2022, 34(1):34-38.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7 CSTR:

      摘要 (293) HTML (127) PDF 4.61 M (18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血清筛选试验和模拟胃肠液消化稳定性试验,探讨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OsrHSA)是否具有潜在致敏性。 方法 选择对虾、小麦、屋尘螨、鸡蛋、牛奶过敏,特异性IgE抗体浓度大于3.5 kUA/L的患者血清75份和健康人血清4份,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探讨OsrHSA能否与过敏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合;按照国家标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模拟胃肠液外源蛋白质消化稳定性试验方法》进行OsrHSA的模拟胃肠液消化稳定性试验,评估OsrHSA的消化稳定性。 结果 有3份对牛奶过敏的血清与OsrHSA发生免疫交叉反应,该蛋白与牛奶过敏原可能存在抗原交叉性;OsrHSA在模拟胃肠液中15 s内即被消化完全,表明该蛋白极易被消化。 结论 OsrHSA的潜在致敏性较低,对牛奶过敏的人群需要慎重使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食物中毒分离株的遗传特性研究

      2022, 34(1):39-43.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8 CSTR:

      摘要 (428) HTML (381) PDF 5.37 M (2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1株引起聚集性米酵菌酸中毒的生吊面浆食品样品分离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v. cocovenenans)DBJ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解析菌株产毒及致病的基因特征。 方法 提取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DBJ基因组DNA,对菌株进行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完成图,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序列进行挖掘分析。 结果 菌株DBJ基因组由两个染色体(G1和G2)和一个质粒(P)组成,其中两个染色体大小均为4 Mb左右,质粒大小约为300 kb。两个染色体的GC含量也相仿,约为68.0%,质粒则稍低为63.0%。进一步分析发现,G2染色体上存在产米酵菌酸的bon基因簇。遗传进化分析后发现,菌株DBJ在亲缘关系上与加拿大玉米分离株UCD-UG_CHAPALOTE最为接近,两株菌处在同一进化分支。且255株菌种中有31株携带bon基因簇的菌株,较不携带该基因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有明显遗传进化倾向。 结论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DBJ分离株基因组中携带产米酵菌酸的bon基因簇,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 0+1
      • 1+1
    • >实验技术与方法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肉组织中9种黄色染色剂

      2022, 34(1):44-48. DOI: 10.13590/j.cjfh.2022.01.009 CSTR:

      摘要 (220) HTML (141) PDF 3.01 M (20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正负离子切换模式同时测定鱼肉组织中9种黄色染色剂的分析方法。 方法 试样经氨水甲醇溶液和甲酸水甲醇溶液提取,上清液旋蒸复溶,正己烷除脂,离心后上清液用UPLC-MS/MS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结果 柠檬黄、日落黄、喹啉黄在2~30 μg/kg,酸性橙Ⅱ、碱性橙2、碱性橙21、碱性橙22、硫黄素T、碱性嫩黄O在0.2~3.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2 μg/kg和0.2 μg/kg,回收率在80.03%~107.06%,相对标准偏差在1.2%~6.6%。 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鱼肉组织中9种黄色染色剂的测定。

      • 0+1
      • 1+1
      • 2+1
      • 3+1
    •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筛查一起由生物碱引起的食物中毒

      2022, 34(1):49-54.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0 CSTR:

      摘要 (346) HTML (360) PDF 4.66 M (1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对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样本进行筛查,为患者救治及做好此类中毒的检测提供策略和依据。 方法 患者的呕吐物、洗胃液和食物样本经酸化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填料净化,利用UPLC-QTOF MS进行非依赖型全信息质谱数据采集,经UNIFI软件进行峰谱识别和谱库检索。 结果 在5份人体样本中均检出莨菪碱,含量低于1 mg/kg,其中1人的胃液样本中筛出阿奇霉素;未发现莨菪碱代谢产物,与大鼠暴露实验结果一致。 结论 由实验室检测结果推断本次事件是由莨菪碱引起的家庭食物中毒。UPLC-QTOF MS高分辨质谱筛查技术在处理由化学性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0+1
      • 1+1
      • 2+1
    • 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2022, 34(1):54-59.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1 CSTR:

      摘要 (519) HTML (342) PDF 2.57 M (20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两种毒力基因tdhtrh的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并对我国2 771株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携带的毒力基因进行全面检测。 方法 针对副溶血性弧菌tdhtrh毒力基因分别设计荧光PCR引物和探针,优化荧光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建立可同时检测两种毒力基因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应用所建方法对我国2015年和2016年分离的2 771株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携带的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与PCR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评价方法的灵敏性、准确性和特异性。 结果 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可同时检测tdhtrh两种毒力基因,其灵敏度达1.5×10-4 ng/μL,准确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我国2015年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中tdhtrh基因携带率分别为(0.26%,3/1 137;1.67%,19/1 137),2016年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中tdhtrh基因携带率分别为(0.24%,4/1 634;0.43%,7/1 634)。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tdhtrh毒力基因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筛查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我国食品来源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tdhtrh毒力基因携带率较低;双重荧光PCR方法可应用于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研究,为我国居民膳食暴露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科学数据。

      • 0+1
      • 1+1
    • >调查研究
    • 广东本地产茶叶矿物质元素与茶多酚含量调查分析

      2022, 34(1):60-63.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2 CSTR:

      摘要 (488) HTML (666) PDF 1.48 M (2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广东省当地种植的茶叶矿物质元素和茶多酚含量范围、成分差异及分布特征。 方法 采集2017—2018年广东省7个茶叶产区具有代表性的茶叶(绿茶、乌龙茶、红茶)样品,按照国标法对样品中的9种矿物质元素和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不同种类、不同产区中矿物质元素和茶多酚的含量差异。 结果 乌龙茶中钾元素的平均含量为19.0 g/kg,钙的平均含量为3.29 g/kg,均高于红茶和绿茶,绿茶中铁元素的平均含量为0.174 g/kg,高于乌龙茶和红茶,镁、磷、锰、硒、锌元素在3种茶叶中的含量区别不大。绿茶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高于乌龙茶和红茶,不同茶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普遍高于其他4种儿茶素。潮州产茶叶中钾元素含量,梅州产茶叶锰、铁元素含量,韶关产茶叶磷、锌、硒含量高于其他产区。乌龙茶和绿茶的茶多酚含量变化与磷、锌、铜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结论 广东省当地产茶叶富含钾、钙、镁、铁、锰等矿物质元素,各茶叶产区矿物质含量存在地区性差异。

      • 0+1
    • 甘肃省市售杏仁和扁桃仁及其制品中氰化物含量状况调查

      2022, 34(1):64-68.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3 CSTR:

      摘要 (422) HTML (196) PDF 1.32 M (1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甘肃省内市场上常见的杏仁和扁桃仁及其制品中氰化物含量,为保障人群的健康和国家制定相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甘肃省14个地市采集样品323份,采用气相色谱-顶空法测定氰化物含量,用秩和检验分析。 结果 不同产品中氰化物含量范围为干果类0.098 0~720 mg/kg,固体饮料类0.015 1~151 mg/kg,液体饮料类0.015 1~7.15 mg/kg,糕点类0.184~5.88 mg/kg,糖果类0.083 2~5.11 mg/kg,腌渍类0.702~17.3 mg/kg;不同品种中氰化物含量范围为苦杏仁及其制品0.015 1~720 mg/kg,甜杏仁及其制品0.015 1~151 mg/kg,扁桃仁及其制品0.098 0~12.0 mg/kg;不同种类中氰化物含量范围为熟(干)甜杏仁0.482~20.9 mg/kg,生(干)甜杏仁1.05~151 mg/kg,鲜甜杏仁2.32~184 mg/kg,熟(干)苦杏仁359~597 mg/kg,生(干)苦杏仁359~720 mg/kg,鲜苦杏仁634~733 mg/kg。 结论 氰化物在杏仁及其制品中普遍存在,尤其是鲜苦杏仁、干苦杏仁以及干果类杏仁及其制品中氰化物含量较高,需要引起关注。

      • 0+1
    • 广东省本地产茶叶中15种农药残留污染状况调查

      2022, 34(1):69-74.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4 CSTR:

      摘要 (357) HTML (351) PDF 4.92 M (2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本地产茶叶中农药残留品种及其污染水平,明确茶叶质量安全状况,以期为生产监管和消费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110份广东省本地产茶叶,采用GC-MS/MS方法对茶叶中10种拟除虫菊酯和5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21评价茶叶中多农残的超标状况。 结果 广东省本地产茶叶共检出10种农药残留,主要残留品种为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其中联苯菊酯检出率最高为73.64%,均值为0.346 mg/kg,且在乌龙茶中残留均值最大;仅有4份样本存在氰戊菊酯或甲氰菊酯残留超标现象;存在多组分农药联合污染现象;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残留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规律,原产地为粤东地区(潮州和梅州)污染水平较高,而粤北(韶关和清远)和珠三角地区(肇庆)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结论 广东本地产茶叶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超标率较低,整体合格率高。政府监管部门应对主要检出的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进行重点监测。

      • 0+1
    • >风险监测
    • 北京市朝阳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关键毒力基因缺失与致病性关联性研究

      2022, 34(1):75-81.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5 CSTR:

      摘要 (511) HTML (202) PDF 2.06 M (1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8年8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关键毒力基因缺失与菌株致病性和血清型的关联性。 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血清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PCR法检测11种毒力基因;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研究单增李斯特菌关键毒力基因缺失与致病性、血清型的关联。 结果 81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4种血清型:1/2a型占50.62%(41/81)、1/2b型占29.63%(24/81)、1/2c型占11.11%(9/81)、4b型占8.64%(7/81);食源性菌株与病例分离株优势血清型均为1/2a。毒力基因inlAinlCinlJplcBprfAmpl携带率为100%;iaphlyactAinlBplcA携带率分别为98.77%、98.77%、97.53%、80.25%、38.27%;携带7种、8种、9种、10种、11种毒力基因的菌株比例分别为1.23%(1/81)、2.47%(2/81)、7.41%(6/81)、59.26%(48/81)、29.63%(24/81)。hly在1/2c型低于其他血清型,plcA仅在1/2b和4b型中100%携带。70.37%(57/81)的单增李斯特菌株存在毒力基因缺失,1/2a型为主(41/57,71.93%);1/2b型(6/24,25.00%)与4b型(1/7,14.29%)仅缺失inlB。病例分离株中的16株(16/28,57.14%)毒力基因缺失株,性别、年龄、临床菌株来源以及是否妊娠相关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1株单增李斯特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4.94%,对其他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较小,但有57株单增李斯特菌对氯霉素MIC值达16 μg/mL;毒力基因缺失株存在3株耐药菌株,一株为inlB缺失株,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均耐药;另一株为inlB缺失株仅对青霉素耐药;第三株plcA缺失株对红霉素耐药。 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单增李斯特菌食源性菌株与病例分离株血清型以1/2a型为主,存在毒力基因缺失现象,但部分毒力基因缺失对菌株致病性影响有限,食品和临床分离单增李斯特菌的耐药率偏低,但应加强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监测与防控。

      • 0+1
    • 辽宁省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状况与基因特征

      2022, 34(1):81-86.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6 CSTR:

      摘要 (332) HTML (138) PDF 4.91 M (1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辽宁省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状况、血清型及毒素基因携带特征。 方法 在辽宁省6个市采集生畜肉和冷冻鱼糜制品样品260份,依据GB 4789.13—2012方法进行产气荚膜梭菌检测,同时采用生化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菌种鉴定;提取菌体DNA,采用PCR方法进行毒素基因分型检测;并针对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 结果 260份不同食品样品中检出15株产气荚膜梭菌,总检出率为5.8%,其中生羊肉检出率最高,为29.0%(9/31)。所有菌株均检出α毒素,其中仅检出α毒素的菌株占66.7%(10/15),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同时检出α毒素和β毒素菌株占33.3%(5/15),为C型菌株。总计6株菌检出β2毒素,包括4株A型菌和2株C型菌;肠毒素CPE基因的检出率为6.7%(1/15);16S rRNA进化分析得出携带同一毒素基因的菌株遗传关系较近。 结论 辽宁省生畜肉和冷冻鱼糜制品中均检出产气荚膜梭菌,其中生畜肉污染较严重,且主要为A型菌和C型菌,引起食物中毒风险高,对食品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2016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

      2022, 34(1):86-91.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7 CSTR:

      摘要 (332) HTML (127) PDF 1.88 M (1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2016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4 056起,累计发病32 812人,死亡213人。在病因明确的2 435起事件中,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0.7%(991/2 435)和74.1%(146/197);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9.3%(12 910/21 769)。 结论 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仍然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此外,毒蘑菇中毒事件频发。

      • 0+1
    • >风险评估
    • 食品接触用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铝元素的迁移及风险评估

      2022, 34(1):92-97.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8 CSTR:

      摘要 (575) HTML (434) PDF 2.13 M (2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食品接触用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中的铝在不同食品模拟物及迁移条件下的迁移规律,开展来源于食品接触用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制品的铝的风险评估,评估其膳食暴露风险,提出安全性管理建议。 方法 选择4%乙酸(体积分数)、5 g/L柠檬酸和人造自来水3种食品模拟物,分别在煮沸0.5 h后室温放置24 h和煮沸2 h两种迁移试验条件下开展3次迁移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铝迁移量,研究铝的迁移规律。 结果 食品接触用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铝元素的迁移量在3次迁移试验中无明显规律,在4%乙酸(体积分数)及5 g/L柠檬酸中的迁移量远高于人造自来水;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通过铝和铝合金制品摄入的铝元素的估计膳食暴露量可达0.65~51.21 mg/(kg·BW·w),风险较高,应引起关注。 结论 来源于食品接触用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制品的铝膳食摄入存在一定风险,建议基于更为准确的膳食摄入量数据进一步开展膳食暴露评估,同时建议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管控铝元素的迁移,并通过科普宣传和行业创新等手段控制铝元素的迁移风险。

      • 0+1
      • 1+1
      • 2+1
    • 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着色剂理论风险评估

      2022, 34(1):98-104. DOI: 10.13590/j.cjfh.2022.01.019 CSTR:

      摘要 (569) HTML (393) PDF 4.33 M (21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具有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和最大使用量的着色剂,开展理论风险评估,了解其使用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风险。 方法 首先使用丹麦预算法计算着色剂的理论每日最大摄入量。对于预算法评估发现摄入量超过ADI的着色剂,进一步利用我国2012年总膳食研究的食物消费量数据和GB 2760—2014中着色剂的最大使用量,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法开展理论风险评估。 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21种具有数值型ADI和最大使用限量的着色剂。预算法评估发现其中有15种每日摄入量高于ADI。对这15种着色剂进一步开展简单分布评估,显示我国一般人群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均低于ADI,但有2种着色剂的高食物量消费人群(P95)摄入量超过其ADI;消费人群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也均低于ADI,但有8种着色剂的P95摄入量超过其ADI。 结论 我国批准使用的大部分着色剂在我国人群中的摄入量较低,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少部分着色剂的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每日理论摄入量超过ADI,需要进一步摸清这些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实际含量后开展更精确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其对我国人群的健康风险水平。

      • 0+1
      • 1+1
    • 中国水产品总汞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暴露评估

      2022, 34(1):104-109.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0 CSTR:

      摘要 (678) HTML (1389) PDF 3.70 M (2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全面系统分析我国水产品总汞污染状况及其特征,进行污染评价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方法 基于2010—2020年已发表的覆盖全国的水产品监测大样本数据,分析其汞污染特征并依据居民膳食消费量利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评估汞的健康暴露风险。 结果 水产品有效样本量共计19 531件。整体上,水产品的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海水产品总汞含量显著高于淡水产品,部分鱼类及海水贝类、淡水甲壳类的汞含量达到轻、中度污染水平,南海区域海水养殖鱼明显高于野生鱼种。经水产品摄入所致的汞暴露量低于JECFA发布的每周耐受摄入量,但P95暴露水平下45岁以上女性及6—17岁儿童全种类水产品摄入仍有较高风险。 结论 水产品总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健康暴露风险总体上处于可接受水平,渤海汞污染问题需要进一步监测,南海区域鱼类养殖模式仍需更多关注。

      • 0+1
      • 1+1
      • 2+1
    • 湖北省食品中甜蜜素和安赛蜜的风险评估

      2022, 34(1):110-115.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1 CSTR:

      摘要 (655) HTML (237) PDF 2.63 M (2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为对湖北省食品中添加剂进行风险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降低食品安全潜在的危害因素及概率。 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水晶球软件,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湖北省食品中甜蜜素和安赛蜜的每日平均暴露量和风险概率进行评估。 结果 腌菜制品中甜蜜素的每日平均暴露量和风险熵最高,分别为3.98E-4 g/kg·BW·d和0.0372。另外,不同食品中添加剂的风险概率也存在明显差异,食品中安赛蜜的风险概率为:腌菜制品>罐头>饮料>糕点,甜蜜素的风险概率为:腌菜制品>饮料>糕点>罐头。 结论 湖北省居民通过膳食摄入两种甜味剂的健康风险总体较低,其中甜蜜素的风险略高于安赛蜜,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 0+1
    • >应用营养
    • 广东省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脂肪及脂肪酸摄入状况分析

      2022, 34(1):116-121.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2 CSTR:

      摘要 (238) HTML (623) PDF 1.30 M (1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城市居民的脂肪及脂肪酸的摄入水平与食物来源。 方法 2017—2018年选取广东省5个城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岁及以上居民,运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调查法收集调查对象膳食摄入信息。 结果 广东省城市居民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为1671.9 kcal,脂肪摄入为69.2 g,脂肪供能比为39.4%;大城市居民脂肪供能比高于中小城市(39.9% vs 39.0%,P<0.05)。1.6%的居民脂肪供能比低于20%,14.8%的居民脂肪供能比达到20%~30%,83.6%的居民脂肪供能比超过30%。脂肪摄入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52.8%)和植物油(30.9%)。中小城市总体脂肪来源于植物油比例高于大城市(32.7% vs 27.7%,P<0.05)。广东省城市居民总体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分别为19.3, 27.3和13.1 g/d,比值为1∶1.4∶0.7。总体城市居民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为10.6%,超过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 结论 广东省城市居民总体脂肪和饱和脂肪酸供能比高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趋势,不同城市中脂肪的食物来源比例存在差异,畜肉及其制品的脂肪食物来源比例较高,应重点降低畜肉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减少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摄入。

    • 2015—2016年浙江省学龄儿童含糖饮料摄入状况分析

      2022, 34(1):122-126.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3 CSTR:

      摘要 (770) HTML (112) PDF 1.28 M (1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学龄儿童含糖饮料的摄入现状,为控制学龄儿童饮用含糖饮料提供依据。 方法 2015—2016年在浙江省8个县(市、区)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抽样方法,选取3岁以上人群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中6~17岁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食物频率法收集研究对象过去1个月含糖饮料的摄入状况。 结果 73.01%学龄儿童近1个月饮用含糖饮料,其中男生75.87%(327/431),女生70.12%(298/425)。浙南山区学龄儿童饮用率最高为84.28%(P<0.001)。含糖饮料摄入频率男生高于女生(P=0.006)。含糖饮料每周饮用量为350.00 mL,饮用人群每周饮用量为600.00 mL。总人群和饮用人群含糖饮料每周饮用量男生高于女生(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地区是含糖饮料摄入量的影响因素(P<0.05)。碳酸型饮料的饮用率最高为43.81%(375/856),植物蛋白饮料饮用率最低为12.50%(107/856)。不同类型含糖饮料的饮用率在性别和家庭年人均收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浙江省学龄儿童含糖饮料饮用率较高,男性及浙南地区饮用频率和饮用量均高,应结合调查结果加强对学龄儿童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的营养教育。

    •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含糖饮料消费状况及其游离糖摄入评估

      2022, 34(1):126-130.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4 CSTR:

      摘要 (411) HTML (145) PDF 1.30 M (19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含糖饮料消费状况,评估含糖饮料的游离糖摄入量及其供能比。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调查方法,收集13 083名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的各类食物包括含糖饮料的消费量。含糖饮料游离糖的含量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的饮料专项监测。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分析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通过含糖饮料摄入的游离糖及其供能比。 结果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含糖饮料消费率为11.35%(1 485/13 083),男性(12.14%, 768/6 326)高于女性(10.61%, 717/6 757),各年龄组中13~17岁组(27.20%, 139/511)最高,≥60岁组(3.29%, 62/1 884)最低。一般人群和消费人群含糖饮料消费量均值分别为18.49 g/d和162.89 g/d,中位数分别为0和130.00 g/d;各年龄组中,13~17岁组(一般人群为54.84 g/d,消费人群为201.61 g/d)最高,≥60岁组(一般人群为3.88 g/d,消费人群为117.77 g/d)最低。一般人群和消费人群通过含糖饮料摄入的游离糖分别为1.44 g/d和12.71 g/d,中位数分别为0和10.08 g/d,各年龄组中,13~17岁组P95(一般人群为25.71 g/d,消费人群为40.73 g/d)最高,18~29岁组P95(一般人群为19.24 g/d,消费人群为39.01 g/d)次之。一般人群和消费人群含糖饮料供能比分别为0.35%和3.06%,中位数分别为0和2.37%,各年龄组中13~17岁组P95(一般人群为6.04%,消费人群为9.31%)最高,≥60岁组P95(一般人群为0,消费人群为4.05%)最低。 结论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通过含糖饮料的游离糖摄入量及供能比尚处于较低水平,但儿童青少年饮料消费人群供能比的P95值已经接近10%。随着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宣教,正确引导业界和饮料重点消费人群科学减糖,促进合理膳食。

    • 2013—2020年郑州市二七区碘缺乏病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2022, 34(1):131-136.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5 CSTR:

      摘要 (169) HTML (314) PDF 1.30 M (1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2013—2020年郑州市二七区碘缺乏病(IDD)监测结果。 方法 2013—2020年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郑州市二七区开展盐碘监测,同时收集同期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女性、0~2岁婴幼儿、8~10岁儿童5类人群的尿样,测定尿碘含量。 结果 2013—2020年,郑州市二七区居民盐碘含量中位数与均值均在21~39 mg/kg范围;除2017年外其余各年份碘盐覆盖率均超90.00%,除2013、2017年外其余各年份碘盐合格率均超90.00%,除2013年外其余各年份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超90.00%,2017年非碘盐率超20.00%。新婚育龄妇女2016、2017、2019、2020年尿碘浓度中位数均处于适宜水平,2013、2014、2015、2018年尿碘浓度中位数均超过适宜量;碘缺乏比例2018年最高(33.33%),2014、2015年最低(均0.00%)。孕妇2013—2020年尿碘浓度中位数均处于适宜水平;碘缺乏比例2018年最高(45.50%),2014年最低(5.88%)。哺乳期女性2013—2020年尿碘浓度中位数均处于适宜水平;碘缺乏比例2018年最高(38.00%),2014年最低(0.00%)。0~2岁婴幼儿2013—2020年尿碘浓度中位数均处于适宜水平;碘缺乏比例2020年最高(25.00%),2014、2015年最低(均0.00%)。8~10岁儿童2015、2016、2018、2019年尿碘浓度中位数均处于适宜水平,2013、2014、2017、2020年尿碘浓度中位数均超过适宜量;碘缺乏比例2019年最高(23.00%),2015、2017年最低(均0.00%)。 结论 郑州市二七区需继续坚持开展IDD监测工作,5类重点人群仍存在碘缺乏风险。

    • >食品安全标准及监督管理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海市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 34(1):137-143.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6 CSTR:

      摘要 (422) HTML (310) PDF 1.37 M (17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海市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上海市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对策建议。 方法 基于政府部门及企业深度访谈,结合文献及二手资料分析。 结果 上海市政府部门在口岸查验环节、中转运输环节、分销加工环节和零售消费环节围绕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了分流堆放、“三点一库”闭环管理、进口冷链食品企业追溯、验明“四证”等措施,但仍存在进品水产品质量安全不确定性较高,通关速度达不到企业期望,集中监管压力大,“三证”要求重复和缺漏并存,消费者信心不足等问题。 结论 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提升境外疫情风险信息获取效率,优化货物通关流程,试点建设企业专仓,加强消杀技术研发与消杀要求细化工作,多渠道扶持水产品贸易企业,引导舆论提振消费信心来完善上海市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 0+1
    •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现状及建议

      2022, 34(1):143-147.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7 CSTR:

      摘要 (616) HTML (457) PDF 1.60 M (1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急演练作为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重要手段,是攻克食品安全事故时间紧、任务重及影响大等难点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围绕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建设领域,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特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相关工作的理解,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研究进展综合分析,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领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结合我国现状研究性地提出有关建议。研究内容将对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工作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0+1
    • >食源性疾病
    • 2018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2022, 34(1):147-153.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8 CSTR:

      摘要 (433) HTML (322) PDF 1.64 M (20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2018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探讨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方法 对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8年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91起,累计报告病例7 856例,死亡98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总体的36.77%(107/291)和63.11%(4 958/7 856),致病因素主要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等。毒蕈中毒的死亡人数占总体的31.63%(31/98)。5~9月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月份。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体的36.43%(106/291)和86.73%(85/98),病死率为6.84%(85/1 243);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人数占总体的44.04%(3 460/7 856)。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的事件数分别占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50.67%(38/75)和80.00%(60/75)。果蔬类及其制品、真菌类食品和肉类及其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数分别占总体的18.90%(55/291)、14.09%(41/291)和10.65%(31/291),居食物中毒致病食品种类前三位。与2017年比较,2018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减少,主要原因是夏秋季真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大幅减少;而中毒人数有所增加是由于夏秋季发生在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明显增加。植物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乌头和四季豆,事件发生高峰在秋冬季。动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应高度重视食用圆尾鲎引起的中毒。 结论 建议各地在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段提前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发布预警。做好集体单位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农村自办家宴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指导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毒物中毒的诊断、救治和现场处置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预防各类食物中毒的知识,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0+1
      • 1+1
      • 2+1
    • 2005—2019年云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相关分析

      2022, 34(1):153-158. DOI: 10.13590/j.cjfh.2022.01.029 CSTR:

      摘要 (397) HTML (430) PDF 5.77 M (19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云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特征及空间相关分布,为制定云南省蘑菇中毒事件有效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9年云南省报告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相关信息,描述和分析时间、发生场所、空间相关性和毒蘑菇种类等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05—2019年云南省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起数316起,发病人数2 009人,死亡人数472人,病死率为23.49%(472/2 009)。中毒事件发生的高峰为每年的6—8月,占事件总起数的83.86%(265/316)。云南省16个地市均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文山州、楚雄州、临沧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高发地区,129个县区中有91个县区报告了毒蘑菇中毒事件。家庭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占中毒事件总起数的84.49%(267/316)。农村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率高于城市,农村占比87.97%(278/316)。误采误食(占78.80%,249/316)是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类别主要以致命鹅膏菌(占27.53%,87/316)、亚稀褶黑菇(占17.09%, 54/316)和网孢海氏牛肝菌(占13.29%, 42/316)为主。 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云南省食物中毒事件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在我省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热点”地区,在高发季节前,重点在农村地区和针对易引起中毒的蘑菇种类开展多种形式的毒蘑菇中毒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对毒蘑菇中毒救治的能力。

      • 0+1
      • 1+1
      • 2+1
      • 3+1
      • 4+1
    • 2018—2020年广东省河粉类食品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2022, 34(1):158-162. DOI: 10.13590/j.cjfh.2022.01.030 CSTR:

      摘要 (720) HTML (357) PDF 1.28 M (20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河粉类食品相关米酵菌酸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米酵菌酸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河粉类食品相关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18—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5起因食用河粉类食品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中毒21人,死亡9人,病死率为42.9%;临床特征出现较多的症状是呕吐、腹泻、腹痛;主要发生在第三、四季度。广东省5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涉事食品均为食品加工厂批量生产的湿淀粉制品或湿大米制品,且发现涉事河粉存在异于传统的特点:添加了较大量的淀粉;使用了脱氢乙酸钠;在常温下保存超过24 h,但并没有明显的腐败变质。 结论 该5起河粉类食品中毒事件是罕见的由加工食品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需要进一步分析该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消费提示和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引导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合理保存食品,并在保质期内销售和食用。

    • 2016—2020年郴州市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2, 34(1):163-167. DOI: 10.13590/j.cjfh.2022.01.031 CSTR:

      摘要 (479) HTML (125) PDF 2.89 M (1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16—2020年郴州市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制定毒蕈中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和整理2016—2020年郴州市通过“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的毒蕈中毒事件资料,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区、人群特征以及毒蕈来源、种类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6—2020年郴州市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131起,发病461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1.3%;事件起数最多的是2020年,中毒发生时间集中在5~10月;事件报告起数和发病人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嘉禾县、北湖区和宜章县,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家庭是毒蕈中毒高发场所,毒蕈主要来源于市民自行采摘,也有部分从市场购买;已知毒蕈种类的中毒事件中的事件起数和发病例数前3位的依次为日本红菇、大青褶伞、近江粉褶菌,死亡病例由灰花纹鹅膏和亚稀褶红菇中毒引起。 结论 应针对特定时间、地点和人群进行毒蕈中毒宣传教育,同时应加强对野生蕈市场销售的监管,开展毒蕈中毒的相关研究,以科学预防毒蕈中毒的发生。

      • 0+1
    • >综述
    • 肉制品中杂环胺的研究进展

      2022, 34(1):168-174. DOI: 10.13590/j.cjfh.2022.01.032 CSTR:

      摘要 (735) HTML (574) PDF 1.96 M (2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热加工和风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合物,这些有毒化合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可能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肉制品中杂环胺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形成、影响因素、危害、检测方法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国内外化学混合物联合作用的累积暴露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研究现况

      2022, 34(1):175-183. DOI: 10.13590/j.cjfh.2022.01.033 CSTR:

      摘要 (1003) HTML (471) PDF 1.42 M (26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体暴露于化学混合物的联合效应已受到许多国家政府部门的关注。近年来欧洲食品安全局、美国环境保护署等机构已对化学混合物联合作用的累积暴露评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概述了化学物累积暴露风险评估中对具有共同作用机制化学物分组的原则和标准,并依据化学物联合作用类型及其判断方法,阐述了以剂量相加作用为前提的危害指数法、累积风险指数法、相对效能因子法、分离点指数法、联合暴露边界比法,以独立反应为前提的反应相加法以及以相互反应为前提的危害指数修正法等国内外研究累积性暴露评估的主要前沿方法。此外,在化合混合物暴露评估中,对基于生理学的毒代动力学模型方法与常规评估方法的精准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未来更加准确、科学的评估提出了新的探索方向。

      • 0+1
    • >食品安全聚焦·国际标准动态
    • 第41届分析和采样方法法典委员会参会报告

      2022, 34(1):184-188. CSTR:

      摘要 (149) HTML (53) PDF 1.26 M (10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邮寄地址与联系方式变更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