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3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养猪场源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和致病型研究

      2021, 33(2):127-131.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1 CSTR:

      摘要 (645) HTML (0) PDF 3.48 M (16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养猪场源致泻大肠埃希菌(DEC)毒力基因及致病型分布情况,为从猪肉生产源头防控该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多重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分离自12个养猪场的生猪、养殖环境和养殖工人的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鉴定DEC的致病型。结果 985株分离自养猪场的大肠埃希菌中,DEC占比28.83%(284/985),其中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225株(22.84%,225/985)、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14株(1.42%,14/985)、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12株(1.22%,12/985)、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10株(1.02%,10/985)、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9株(0.91%,9/985)、EHEC-ETEC杂交型菌13株(1.32%,13/985)以及EPEC-ETEC杂交型菌1株(0.10%,1/985)。1株分离自养殖工人鼻拭子的大肠埃希菌为EHEC-ETEC杂交型菌株,同时在该养猪场的生猪鼻拭子和粪便中也检测到同样毒力基因型的菌株。猪育肥前期DEC污染率高于猪育肥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P<0.05)。结论 养猪场DEC污染率较高,提示应加强养猪场致病菌检测,从养殖源头防控DEC污染猪肉生产链,减少食源性疾病及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 食品及销售环境中枸橼酸杆菌污染状况及耐药谱分析

      2021, 33(2):131-137.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2 CSTR:

      摘要 (740) HTML (0) PDF 6.58 M (1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食品以及销售环境中枸橼酸杆菌的污染状况和菌株耐药情况,为预防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临床治疗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石家庄市内4区以及周边4县(区)的超市及农贸市场的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水产品、熟食,对4类食品以及销售环境样品进行枸橼酸杆菌分离检测,并对分离株进行耐药检测。菌株鉴定应用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系统和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VITEK 2 Compact)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MIC)法。结果 320份不同来源的样品中,有62份检出枸橼酸杆菌,共分离菌株72株,总检出率为19.4%(62/320),4类食品以及销售环境样品均有检出,其中生畜肉检出率为28.2%(33/117),生禽肉为21.3%(10/47),水产品为18.2%(8/44),熟食为15.7%(8/51),环境样品为4.9%(3/61),食品与环境样品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1),4类食品样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菌株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对所检测的26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头孢唑林(93.1%,67/72)、头孢西丁(81.9%,59/72)耐药率较高,所有菌株均对美罗培南敏感;分离的枸橼酸杆菌中,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7株,占9.7%(7/72);耐药谱中66株显示多重耐药(MDR),多重耐药株占比高达91.7%(66/72)。结论 枸橼酸杆菌在食品中污染较为严重,分离株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趋势,并有可能成为引起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因素,应引起重视。

    •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婴幼儿食品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2021, 33(2):138-143.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3 CSTR:

      摘要 (1038) HTML (0) PDF 3.69 M (1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婴幼儿食品中分离的阪崎克罗诺杆菌(C.sakazakii)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婴幼儿食品中C.sakazakii进行分离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全基因组数据进行拼接组装,对组装基因组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并与PubMLST数据库中ST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分离的9株C.sakazakii共分为5个ST型,ST1和ST64型为主要型别,同时也是PubMLST数据库中C.sakazakii的主要型别。3株C.sakazakii携带mcr-9耐药基因,但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包括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在内的12种抗生素均敏感。除携带共同毒力基因谱外,ST1、ST64和ST458型携带脂多糖基因gtrB。cgMLST聚类分析显示,9株C.sakazakii呈高度多样性。结论 与临床分离株相关的ST1和ST64型是本研究食品分离株中的主要型别,提示C.sakazakii具有潜在的致病性,有必要对婴幼儿食品中C.sakazakii开展连续监测,为预防控制由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

    • >实验技术与方法
    •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鉴定克罗诺杆菌

      2021, 33(2):144-148.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4 CSTR:

      摘要 (531) HTML (0) PDF 4.02 M (1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快速鉴定克罗诺杆菌的方法,实现对该菌显色培养基上生长的可疑菌落高通量、低成本初筛。方法 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设计针对克罗诺杆菌的属特异性引物,以7株参考菌株为对照,对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污染物监测网上报、初步鉴定为克罗诺杆菌的214株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同时随机挑选其中84株菌,采用MALDI-TOF-MS技术和VITEK革兰阴性细菌鉴定卡鉴定。结果 7株参考菌株的PCR结果与对应大小一致,214株待测菌株PCR结果均为阳性。84株菌MALDI-TOF-MS和VITEK鉴定的结果均为克罗诺杆菌,符合率为100%。结论 PCR和MALDI-TOF-MS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耗时短等优势,可以实现大量可疑菌落的初筛,为我国克罗诺杆菌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蚝油类调味品中5种砷形态

      2021, 33(2):149-154.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5 CSTR:

      摘要 (616) HTML (0) PDF 3.96 M (1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对蚝油类调味品中砷甜菜碱(AsB)、亚砷酸根、二甲基砷(DMA)、一甲基砷(MMA)和砷酸根5种砷形态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方法 蚝油类样品采用1%硝酸90 ℃热浸提3 h,提取液以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水系滤膜。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250 mm×4.1 mm,10 μm),以10和20 mmol/L两种磷酸氢二铵溶液(含2%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 5种砷形态在0.5~1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1、0.1、0.1、0.2、0.2 μg/L,加标回收率均在83.2%~10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结论 本试验所建方法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适用于蚝油类样品的测定。

    • >调查研究
    • 婴儿配方乳粉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污染分析

      2021, 33(2):155-159.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6 CSTR:

      摘要 (486) HTML (0) PDF 4.93 M (1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婴儿配方乳粉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污染水平,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601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按照GB 5009.205—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对17种多氯代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苯并呋喃(PCDD/Fs)和12种二噁英样多氯联苯(dl-PCBs)进行测定。结果 PCDD/Fs和总二噁英及其类似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和0.10 pg TEQ/g,范围分别为0.001~0.69和0.003~0.91 pg TEQ/g,远低于欧盟限量规定。结论 我国婴儿配方乳粉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污染处于低水平。建议在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强污染调查,解析污染来源,为科学制定降低和减少食品中二噁英污染控制规范提供有力支持。

    • 武汉市一般人群血清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 33(2):160-165.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7 CSTR:

      摘要 (838) HTML (0) PDF 3.97 M (1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武汉市一般人群血清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浓度,探索血清中PFASs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在武汉市某医院进行一般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n=67),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TQ/MS)联用仪测定外周血清中12种PFASs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血清中PFASs浓度的关联性。结果 武汉市一般人群血清中12种PFASs的平均浓度水平为11.60 ng/mL。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盐类(PFOS)和全氟辛酸及其盐类(PFOA)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45.03%和31.86%。男性人群血清中PFOS、PFOA、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全氟壬酸(PFNA)等主要化合物的浓度高于女性,其β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08(0.313,1.104)、0.518(0.069,0.967)、0.724(0.388,1.059)和0.684(0.399,0.968)。同时,发现血清中PFOS、PFHxS、PFNA浓度和年龄呈正相关,其β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62(0.042,0.081)、0.035(0.019,0.052)和0.030(0.016,0.045)。结论 性别和年龄对血清中PFASs浓度有影响,在进行人体PFASs暴露评估中应考虑这些因素。

    • 湿粉类制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风险及控制研究

      2021, 33(2):166-170.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8 CSTR:

      摘要 (699) HTML (0) PDF 3.45 M (1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以广州市为例分析湿粉类制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和生产加工过程的风险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广州市范围生产湿粉类制品的生产单位,采集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样品及同批次产品生产使用的原料,对蜡样芽胞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共采集32份出厂的湿粉类制品、139份市售湿粉类制品、32份原料大米、5份小麦淀粉、3份玉米淀粉,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0.00%(16/32)、43.17%(60/139)、93.75%(30/32)、40.00%(2/5)、66.67%(2/3),3.60%的湿粉类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超过标准限量值,定量结果分别为10~4.97×104、10~2.10×106、10~1.22×103、10~30、10 CFU/g。市售样品四个季度检出率分别为45.28%、42.50%、31.03%、58.82%,季度间检出情况无差异。结论 广州市湿粉类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湿粉类制品的微生物风险控制应着重于原材料清洗彻底、设备清洁、全程冷链运输和储存、控制储存时间以及形成良好的食用习惯等方面。

    • >风险监测
    • 2011—2019年北京市市售保健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结果与分析

      2021, 33(2):170-174. DOI: 10.13590/j.cjfh.2021.02.009 CSTR:

      摘要 (339) HTML (0) PDF 3.52 M (1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市售保健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保健食品安全质量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9年北京市市售的4 325份保健食品按GB 4789规定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致病菌及其他污染菌,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4 325份保健食品总合格率为98.71%(4 269/4 325),年度合格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011年为94.52%(207/219),2019年为99.54%(653/656)。不同剂型保健食品的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4,P<0.01),其中膏状类保健食品样品合格率最高(100.00%,50/50),其余依次为口服液(99.80%,510/511)、片剂(99.21%,1 135/1 144)、固体冲剂(99.13%,340/343)、胶囊(98.63%,1 803/1 828)、丸剂(97.06%,66/68)、保健茶(95.80%,365/381)。四项微生物指标中以菌落总数不合格率最高(0.83%,36/4 325),其余依次为霉菌和酵母菌(0.46%,20/4 325)、大肠菌群(0.30%,13/4 325)。所有样品均未检出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其中156份样品共分离出185株环境常见菌和条件致病菌。结论 北京市市售保健食品微生物学合格率逐年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风险。

    • 基于污染指数法对重庆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2021, 33(2):175-180.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0 CSTR:

      摘要 (342) HTML (0) PDF 3.81 M (1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食品安全评估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将重庆市划分为四个片区,兼顾市民消费量较大的八类食品,在每个片区各抽取450份样品,全市共采集样品1 800份,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本研究的八类食品中,各类污染物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样品中镉、砷和汞含量中位数(P50)最高的均为食用菌及其制品,分别为0.230、0.150和0.012 mg/kg,其次是谷物及其制品中的镉(0.023 mg/kg)和砷(0.055 mg/kg)含量,以及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中的汞含量(0.004 mg/kg)。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对八类食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各类食品可评价为安全、轻度污染,但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部分样品重金属含量较高,综合污染指数偏高。结论 重庆市八类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食用菌及其制品有部分样品重金属检出值较高,综合污染指数较高,需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 2014—2019年媒体报道食源性疾病事件分析

      2021, 33(2):181-185.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1 CSTR:

      摘要 (651) HTML (0) PDF 3.65 M (1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2014—2019年媒体报道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类型、地域、季节及发生场所分布情况。方法 对2014—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舆情日报整理的媒体报道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我国媒体报道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共727起,原因明确的事件有327起,其中致病微生物和毒蘑菇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比最高,分别为12.93%(94/727)和13.34%(97/727)。化学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6.74%(49/727);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11.97%(87/727);不明原因的食源性疾病占55.02%(400/727)。华东地区报道的食源性疾病事件224起,多于其他区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别是毒蘑菇引起的事件,夏季发生最多。食源性疾病发生最多的场所为餐饮场所(60.39%,439/727),其次为家庭场所(26.82%,195/727)。结论 致病微生物和毒蘑菇是我国2014—2019年媒体报道的原因明确的引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主要原因,我国各地区均有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报道,其中华东地区报道的事件数最多,毒蘑菇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场所主要集中在餐饮场所和家庭。

    • 预包装熟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2021, 33(2):185-190.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2 CSTR:

      摘要 (532) HTML (0) PDF 8.92 M (14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预包装熟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各个环节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水平,并分析分离菌株的分子特征及药敏特征,对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环节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2015—2017年在德州市某预包装熟肉制品厂采集生产加工过程中熟肉制品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终产品和环境样品共计460份,依据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8种抗生素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460份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7.61%(81/460),2016年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22.40%,41/183),不同年份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P<0.05);成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54.17%,13/24),不同样品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生制品加工车间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32.50%,39/120),不同车间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6,P<0.05)。81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PFGE分析获得15个带型,以1型为主。71株单增李斯特菌MLST分析共获得8种ST型,ST9和ST121为优势型别。药敏分析发现,81株分离株中仅有1株对环丙沙星耐药,耐药率为1.23%(1/81)。结论 熟肉制品加工过程各环节中都有可能受到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且污染有可能持续存在,食品加工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清洁和消毒措施,严把质量关,减少对加工设备和成品的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风险评估
    • 广西居民重金属镉膳食摄入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2021, 33(2):191-195.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3 CSTR:

      摘要 (656) HTML (0) PDF 3.01 M (1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食品中镉的污染水平,对广西居民主要膳食中镉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2013—2018年39类食品中的镉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参考镉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法对广西居民主要膳食中镉的暴露进行评估。结果 39类食品中镉的平均含量为0.086 mg/kg,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67.37%(17 025/25 271)和5.68%(1 435/25 271)。藻类食品中镉的平均含量最高,为0.769 mg/kg。大米是居民膳食中镉的主要来源,贡献率为52.57%。居民膳食中镉的月平均摄入量为30.62 μg/kg BW,为PTMI的122.48%。结论 广西居民膳食中镉的暴露水平较高,应引起重视。大米是南方地区的主粮且其对居民膳食中镉贡献率最高,应加强对大米镉污染从农田到餐桌全环节的研究,从源头控制污染。

    • 内蒙古自治区居民膳食中铝暴露风险评估

      2021, 33(2):196-200.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4 CSTR:

      摘要 (624) HTML (0) PDF 3.52 M (1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食品中铝的污染现状,对当地居民膳食中铝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2010—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主要含铝添加剂食品的铝残留量进行分析,结合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食物消费量数据,按照性别-年龄组计算内蒙古自治区居民膳食中铝摄入量并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本次评估主要的含铝添加剂食品9类共1 083份,其中铝的检出率为69.44%(752/1 083),铝残留量均值为142.81 mg/kg,含量范围为2.50~2 950.00 mg/kg;全人群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摄入量为0.692 mg/kg BW,低于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2 mg/kg BW),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中铝每周摄入量为4.868 mg/kg BW,是PTWI的2.43倍;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摄入量均未超过PTWI,但各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平均铝摄入量随年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粉条、油条中含铝添加剂超标现象严重,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中存在含铝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各性别-年龄组高消费量人群铝的暴露风险较大,相关部门需加强含铝添加剂超范围、超标使用的监管力度。

    • 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广东省居民主要消费海水鱼膳食暴露评估应用初探

      2021, 33(2):200-205.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5 CSTR:

      摘要 (340) HTML (0) PDF 4.36 M (1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居民主要消费海水鱼品种中甲基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生物可给性对膳食海水鱼甲基汞暴露的影响。方法 在广州某大型水产贸易市场采集12种海水鱼(共36份样品),经不烹调(生样)、油煎、烘烤或清蒸等4种烹调后,采用体外模型生理原理提取法测定甲基汞生物可给性,比较不同海水鱼、烹调方式之间甲基汞生物可给性差异,并分析生物可给性对甲基汞暴露状况的影响。结果 12种海水鱼生样中甲基汞生物可给性范围为26.5%(带鱼)~84.3%(龙利鱼)。烹调后海水鱼甲基汞生物可给性下降,油煎、烘烤后分别下降了29.0%和3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蒸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汞生物可给性与甲基汞含量呈线性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442(P<0.001)。考虑生物可给性后,沿海地区居民海水鱼甲基汞每周暴露量均值下降48.3%;带鱼甲基汞暴露贡献率由13%降至7%,龙利鱼贡献率由8%上升至14%。结论 海水鱼中甲基汞生物可给性因鱼种不同存在差异,烹调后生物可给性下降,在膳食甲基汞暴露风险评估中可综合考虑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 我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使用情况及累积风险评估

      2021, 33(2):206-214.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6 CSTR:

      摘要 (835) HTML (0) PDF 6.75 M (1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联合使用情况并评估常用食品添加剂组合的摄入水平及其累积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全球新产品数据库中我国食品中添加剂的联合使用情况、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以及2015—2019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结合2012年总膳食研究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法计算我国一般人群常用食品添加剂组合的理论暴露量和实际暴露量,并应用危害指数(HI)法对其累积作用进行累积风险评估。结果 我国77.90%的食品中使用多种添加剂,使用率最高的是二元组合,其次为三元组合和四元组合,最多有二十九元组合。通过四元组合的使用,我国一般人群四元组合中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膳食中每日平均理论暴露量分别为1.30、1.07和1.51 mg/kg BW,在高食物量消费人群(P95)膳食中理论暴露量分别为4.44、4.69、和5.19 mg/kg BW,一般人群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每日平均理论暴露量超其相应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个体比例为5.50%,累积评估发现共有4 376个个体的HI≥1,占调查人数的13.69%。根据实际监测数据,一般人群膳食每日平均暴露量分别为0.17、0.08和0.05 mg/kg BW,每日P95膳食中暴露量分别为0.58、0.33和0.44 mg/kg BW,一般人群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每日平均实际暴露量超其相应ADI的个体比例为0.02%,累积评估发现有12个个体的HI≥1,占调查人数的0.04%。结论 我国食品添加剂通常以多元形式使用,最常用添加剂二元、三元和四元组合的累积暴露风险较低,但对于HI≥1的个体应注意调整其膳食结构。

    • >应用营养
    • 我国七省市餐馆就餐人群调味品消费量调查分析

      2021, 33(2):215-220.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7 CSTR:

      摘要 (766) HTML (0) PDF 8.13 M (1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餐馆就餐人群调味品消费状况,为评估调味品中危害因素和营养素的暴露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称重法加三日记账法,调查北京、重庆、辽宁、山东、广东、江苏、陕西7个省/市126家餐馆的调味品使用量,同时记录每家餐馆每日就餐人次数,得到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结果 我国餐馆就餐人群每人次调味品的消费量中位数为:盐及代盐制品3.52 g、鲜味剂和助鲜剂1.33 g、醋3.63 g、酱油5.18 g、酱及酱制品1.78 g、料酒及制品0.25 g、香辛料类1.54 g、复合调味料3.64 g、其他调味料0.00 g;各省市餐馆就餐人群的调味品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个省/市中,广东省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其他调味料每人次消费量最高,辽宁省醋、酱油、料酒及制品每人次消费量最高,重庆市香辛料类、复合调味料每人次消费量最高,陕西省酱及酱制品每人次消费量最高;大城市/主城区和县城/郊区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醋、香辛料类、复合调味料呈现出大城市/主城区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县城/郊区,而酱油、酱及酱制品、料酒及制品、其他调味料则呈现出县城/郊区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大城市/主城区;不同规模的餐馆各类调味品每人次消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及代盐制品、鲜味剂和助鲜剂、醋、料酒及制品、其他调味料呈现出中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均高于大型、小型餐馆(P<0.05),酱油、复合调味料则呈现出小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大型、中型餐馆(P<0.05),酱及酱制品、香辛料类调味品大型餐馆每人次消费量高于小型、中型餐馆(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多种调味品消费量呈弱正相关关系。结论 我国餐馆就餐人群的调味品消费量较高,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需综合考虑家庭就餐和餐馆就餐通过调味品摄入危害因素和营养素的暴露风险。

    • >食品安全标准
    •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情况研究及管理建议

      2021, 33(2):221-228.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8 CSTR:

      摘要 (429) HTML (0) PDF 5.06 M (1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实施情况开展评价,以了解标准实施情况及标准使用者对GB 7718—2011的建议,为GB 7718—2011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针对标准实施情况及重点内容对食品生产者、食品经营者、市场监管者、检测机构人员等标准使用者开展调查。结果 研究共2 487人参与,实际有效参与人数为2 365人。标准使用者对于GB 7718—2011总体知晓率达92.14%(2 179/2 365), 有75.77%(1 792/2 365)标准使用者认为标准内容很合理或较为合理,63.68%(1 506/2 365)的标准使用者认为GB 7718—2011的适用范围应扩大至全部预包装食品。结论 标准合理性需要提升,同时部分标签标示要求需修订完善。

    •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重点讨论内容与我国相应管理情况对比研究

      2021, 33(2):228-233. DOI: 10.13590/j.cjfh.2021.02.019 CSTR:

      摘要 (650) HTML (0) PDF 3.90 M (1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近年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会议讨论的3个重点议题与我国相应的标准及管理模式进行对比,进而分析我国标准管理的合理性、实用性以及存在问题。方法 收集、整理了2013—2019年间CCFA关于食品类别01.1“乳和乳基饮料”的修订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次级食品添加剂)的规定、葡萄酒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3项议题的讨论重点和结论,并逐一与我国相应的标准或管理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我国食品分类标准(GB 2760—2014)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相比,食品添加剂标准中乳制品的分类和食品添加剂规定虽不同于CAC但能够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食品添加剂中使用次级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模式国内外均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葡萄酒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与CAC基本一致,建议我国生产企业严格遵守标准规定、监管部门继续加强监管。结论 我国与CAC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思路和方式基本一致,我国合理借鉴CAC标准的同时还应深入参与到CAC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中,将我国标准推向国际,同时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不应仅限于安全性,还应考虑外界的接受度。

    • >食源性疾病
    • 一起诺如病毒GⅡ.2感染引起学生食源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2021, 33(2):234-237. DOI: 10.13590/j.cjfh.2021.02.020 CSTR:

      摘要 (535) HTML (0) PDF 2.63 M (1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2017年11月2日武汉市某小学食源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明确致病菌和传播方式。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研究本次事件病因,分析可疑食物。结果 调查159例病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11.5%(159/1 378)。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呕吐(95.0%,151/159)、恶心(84.3%,134/159)和腹痛(81.8%,130/159)。食用11月1日提供的无骨焦香鸡柳与发病有关[比值比(OR)=3.2,95%置信区间(95%CI):1.41~7.22]。14名病例及2名厨工均检出诺如病毒GⅡ.2阳性,遗传同源性为100%。结论 本次食源性胃肠炎暴发是由诺如病毒GⅡ.2污染无骨焦香鸡柳引起的。

    •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学校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2021, 33(2):238-242. DOI: 10.13590/j.cjfh.2021.02.021 CSTR:

      摘要 (913) HTML (0) PDF 4.14 M (17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查明一起学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态蔓延,为类似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现场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开展病例主动搜索、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食品、外环境和病例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判断本次事件的可疑餐次和食物。结果 通过开展主动搜索,共搜索到21例病例(疑似19例,确诊2例),学生罹患率为12.96%(21/162)。临床症状主要是呕吐(95.24%, 20/21)、腹痛(66.67%, 14/21)、恶心(66.67%, 14/21)、腹泻(57.14%, 12/21)。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可疑食物为10月16日晚餐的剩米饭(OR=18.18,95%CI: 2.05~161.38)。在1例病例的肛拭子和另外1例病例的呕吐物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B型肠毒素。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B型肠毒素所致,可疑食物为10月16日晚餐中食堂提供的剩米饭。米饭在常温下放置5 h左右且食用前未彻底加热是本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学校食堂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 2015—2019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1, 33(2):242-247. DOI: 10.13590/j.cjfh.2021.02.022 CSTR:

      摘要 (637) HTML (0) PDF 4.77 M (1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蕈中毒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查询2015—2019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江西省共报告毒蕈中毒病例1 35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59/10万,病死率为1.6%(21/1 354),多数病例集中发生在5~10月份。中毒病例主要集中在上饶、宜春、九江地区的部分县(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占59.5%(806/1 354);6岁及以下儿童和60岁及以上人群病死率最高,分别为6.3%(5/80)和2.4%(8/327),且以农民为主。93.3%(1 263 /1 354)的中毒病例及95.2%(20/21)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家庭,86.6%(1 172/1 354)的毒蕈来源为自采,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结论 江西省毒蕈中毒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减少中毒病例的死亡。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邮寄地址与联系方式变更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