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2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 改善国民营养助力全面小康

      2020, 32(4):351-355.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1

      摘要 (577) HTML (0) PDF 3.41 M (1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旨在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科学合理的国民营养是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本文重点对改善国民营养的重大意义、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建议实施的重要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阐述,为不断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论著
    • 鼠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和消毒剂耐药性研究

      2020, 32(4):356-363.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2

      摘要 (1102) HTML (0) PDF 5.54 M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302株食品源、动物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 Typhimurium)对抗生素和消毒剂的耐药表型,测定消毒剂耐药基因型,并分析鼠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和消毒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纸片扩散法测定鼠伤寒沙门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种消毒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消毒剂的耐药基因。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中96.03%(290/302)至少对一种抗生素有耐药性,79.80%(241/302)是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 MDR)菌株。分离株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78.81%,238/302),其次是磺胺复合物(78.15%,236/302)、四环素(75.50%,228/302)、氨苄青霉素(71.85%,217/302),所有分离株均对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敏感。食品源鼠伤寒沙门菌对磺胺复合物、四环素、氨苄西林、萘啶酸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动物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源鼠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食品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源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于食品源和动物源分离株。消毒剂苯扎氯铵、三氯生、三氯异氰尿酸和聚维酮碘对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MICs范围分别为2~64、0.031 25~1、32~1 024和256~>1 024 mg/L。食品源与动物源鼠伤寒沙门菌对苯扎氯铵、三氯生和聚维酮碘的耐药率高于人源鼠伤寒沙门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株中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Δ1、sugE(p)和qacE检出率分别为56.95%(172/302)、20.53%(62/302)和2.65%(8/302),qacEΔ1基因与鼠伤寒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显著相关(P<0.01)。结论 鼠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耐药普遍,多重耐药率较高,并表现对消毒剂的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和消毒剂耐药存在相关性。

    • >研究报告
    • 2018年贝类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2020, 32(4):364-370.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3

      摘要 (1402) HTML (0) PDF 5.54 M (1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2018年从产地和市售贝类样品中分离的140株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采用药敏纸片法测试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140株副溶血性弧菌均不含有tdh基因,1株菌含有trh基因;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部分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链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所有菌株对头孢吡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氧氟沙星和强力霉素敏感,6株菌呈现耐受2类及以上抗菌药的多重耐药性;耐链霉素菌株检出耐药基因strA、strB,耐四环素菌株检出耐药基因tetA,耐复方新诺明菌株检出耐药基因sul2,耐氟苯尼考菌株检出耐药基因floR。结论 大多数副溶血性弧菌不含有毒力基因,菌株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少量菌株含有多个耐药基因,表现出多重耐药性,提示应继续加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监测。

    • 牡蛎精氨酸激酶稳定性及同源性分析

      2020, 32(4):370-373.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4

      摘要 (1132) HTML (0) PDF 3.58 M (1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鉴定从牡蛎中提取的天然蛋白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并了解其基本性质及同源性。方法 利用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从牡蛎中分离纯化出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圆二色(CD)光谱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结构,并研究其稳定性;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牡蛎AK和其他11种甲壳类、软体类动物过敏原的AK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它们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的相对分子量为40 kDa的天然蛋白为牡蛎AK,AK既不耐热也不耐强酸。牡蛎AK与软体类动物过敏原AK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与甲壳类动物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55%~60%之间。结论 从牡蛎中提取得到天然AK,基本了解牡蛎AK的稳定性和同源性,并为牡蛎AK致敏性和致敏机制的全面研究打下基础。

    • 鲜鸡蛋蛋壳表面细菌多样性分析

      2020, 32(4):374-378.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5

      摘要 (1193) HTML (0) PDF 4.71 M (17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鲜鸡蛋蛋壳表面菌落构成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榆林、汉中和西安三个地市不同养殖场的鲜鸡蛋,于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和胶回收测序的方法对细菌构成多样性和样品间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榆林组和西安组比较,汉中组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Dice相似性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构成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属。结论 不同地区蛋壳表面的细菌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存放初期和末期菌落的相似度较高。

    •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贝类和浆果中甲肝病毒

      2020, 32(4):379-385.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6

      摘要 (1191) HTML (0) PDF 5.45 M (1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贝类和浆果中甲肝病毒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蛋白酶K消化-聚乙二醇法进行甲肝病毒富集后,使用高纯度病毒核酸试剂盒进行RNA提取,之后对甲肝病毒进行数字PCR检测。结果 本方法对甲肝病毒有典型扩增,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对于草莓样品中甲肝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25.30 CCID50/20 g,树莓样品中甲肝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6.32 CCID50/20 g,贝类样品中甲肝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12.54 CCID50/2 g,表明其灵敏度高。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 适合测定贝类和浆果食品中甲肝病毒。

    • >实验技术与方法
    • GeXP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2020, 32(4):386-390.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7

      摘要 (849) HTML (0) PDF 3.45 M (1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GeXP(GenomeLabTM eXpress Profiling)遗传分析系统的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新技术。方法 针对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志贺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进行基因序列比对(invA、rfbE、PfrA、IpaH、tlh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GeXP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评价其特异性和灵敏性,并初步应用于未知菌株和人工污染样品的检测。结果 GeXP多重PCR法可实现在5 h内同时对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且检测灵敏度可低至103 CFU/mL。多重体系中各引物对各目标菌有较强特异性,未检出其他非目标菌。结论 本方法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参考思路。

    • 间氨基苯硼酸修饰磁性碳纳米管-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太湖水产品中9种微囊藻毒素残留

      2020, 32(4):391-397.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8

      摘要 (535) HTML (0) PDF 6.45 M (1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间氨基苯硼酸修饰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粒子前处理技术的磁性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水产品中9种微囊藻毒素。方法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制备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CNTs)复合纳米粒子,利用化学氧化法将间氨基苯硼酸修饰在磁性碳纳米管表面形成功能化纳米材料(APBA@Fe3O4/MWCNTs)。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酸-PBS缓冲溶液-甲醇(2∶49∶49,V/V)溶液作为提取溶液,使用50 mg的磁性纳米材料萃取15 min,采用5%氨化甲醇作为洗脱溶剂,洗脱时间为10 min的前处理方法。结果 9种微囊藻毒素在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8,检出限(LOD)为0.15~8.71 μg/kg。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1.8%~103.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9.5%。结论 该方法可同时测定水产品中9种微囊藻毒素,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相对回收率高,优于国标方法,为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 快速霉菌酵母测试片法与GB 4789.15—2016在3种类型食品中霉菌计数比较

      2020, 32(4):397-400. DOI: 10.13590/j.cjfh.2020.04.009

      摘要 (1227) HTML (0) PDF 2.73 M (1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快速霉菌酵母测试片(RYM)法和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方法(以下简称国标法)测定3种类型食品样品中霉菌计数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90份糕点、面包、饼干样品,30份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样品,30份保健食品样品并对3种类型食品样品进行人工污染得到的人工污染样品,利用RYM法和国标法进行霉菌计数的测定,检测结果通过配对资料t检验以及对数值差值绝对值(|dlog|)汇总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两种方法对3种类型食品样品以及人工污染样品检测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dlog|≤0.50占比均为100.0%,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RYM法和国标法对3种类型的食品样品及其人工污染样品中霉菌计数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

    • >食品安全标准及监督管理
    • 益生菌在食品中应用及健康声称管理现状和分析

      2020, 32(4):401-408.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0

      摘要 (1093) HTML (0) PDF 4.68 M (20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随着食品产业发展和相关研究的进展,益生菌在食品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其在食品标签和广告中的健康声称对消费者认知和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整理和分析了国际组织以及中国、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对于益生菌的定义及其健康声称管理情况,比较和探讨了益生菌的定义和健康声称应用的食品种类、使用要求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研究其中可以为我国食品中益生菌的应用和管理所借鉴和参考的内容,为提高我国益生菌相关食品的管理水平,促进益生菌及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调查研究
    • 黑龙江省急性胃肠炎疾病负担流行病学调查

      2020, 32(4):409-414.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1

      摘要 (643) HTML (0) PDF 4.21 M (1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急性胃肠炎流行病学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每月入户调查其过去4周内急性胃肠炎发病情况。结果 共调查19 171人,人群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3.51%[95%置信区间(95%CI):3.25%~3.77%],年发病比例为37.24%,年发病率为0.466次/人,加权月患病率为3.61%,加权年发病比例为38.07%,加权年发病率为0.479次/人。估计全省急性胃肠炎平均每年1 442.3万人发病,共发病1 814.7万人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性质、季节、年龄、过去2周是否因出差旅游离开居住地、家庭年人均收入为居民急性胃肠炎患病的影响因素。58.66%的急性胃肠炎病例认为是受污染的食物导致。结论 黑龙江省急性胃肠炎流行病学负担较重,食源性比例较高,应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 温州地区市售螃蟹中镉污染状况及其在蟹体内分布研究

      2020, 32(4):414-417.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2

      摘要 (821) HTML (0) PDF 2.73 M (1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市售螃蟹中镉的污染状况及其在蟹体内可食部分的分布情况,引导消费者健康食用。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方法在温州市6个县区的51个市场采集3种螃蟹235份样品,依据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镉含量。结果 235份样品中,镉检出率为100%。2013、2015—2017年间,梭子蟹中镉污染呈上升趋势。梭子蟹、青蟹中蟹肉、蟹膏的镉含量均大于大闸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梭子蟹和青蟹中镉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梭子蟹中镉分布情况:蟹黄/蟹膏>胸肌>腿肌,雌蟹和雄蟹中各部位镉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镉主要富集在蟹黄/蟹膏内,与螃蟹品种、性别和个体差异无关。梭子蟹、青蟹中镉含量超标严重,特别是蟹黄/蟹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食用螃蟹时需适量,尤其蟹黄/蟹膏的摄入量。

    • 河南省粮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2020, 32(4):418-421.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3

      摘要 (898) HTML (0) PDF 2.69 M (1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市售粮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的种类和程度。方法 2018—2019年采集河南省市售粮食及其制品,采用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16种真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按照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00份玉米面、玉米渣及玉米粒中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主要污染真菌毒素,检出率范围为0.0%~95.7%;220份小麦粉、面条和馒头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率分别为78.0%(124/159)、64.3%(18/28)和87.9%(29/33);其他真菌毒素含量较低或未检出。结论 河南省粮食及其制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尤其是玉米及其制品中伏马菌素有较高的检出率,应及时开展溯源调查,尽快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 >风险监测
    • 2018年上海市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0, 32(4):422-426.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4

      摘要 (443) HTML (0) PDF 3.31 M (15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非伤寒沙门菌(以下简称“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上海市26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沙门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到5 580例感染性腹泻病例和其标本,沙门菌检出率为4.19%(234/5 580),其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的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节是沙门菌检出的高发季节。有发热症状或者发生水样便的病例,其沙门菌检出率高于无发热症状和无水样便的病例。餐饮服务业和单位食堂的病例中沙门菌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 上海市沙门菌感染的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感染高峰出现在春夏季节。考虑到餐饮服务业和单位食堂的风险相对较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其卫生监管。

    • 北京市市售扇贝中诺如病毒监测分析

      2020, 32(4):427-431.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5

      摘要 (612) HTML (0) PDF 3.72 M (1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监测北京市市售扇贝中诺如病毒和A组轮状病毒污染状况,分析其基因特征。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采集北京市3个水产品出售市场新鲜扇贝72份。取扇贝消化组织,用聚乙二醇(PEG)8000沉淀法进行病毒富集后提取核酸,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和A组轮状病毒核酸。用半巢式RT-PCR方法扩增诺如病毒GⅠ/GⅡ组衣壳蛋白区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用BioEdit 7.0.9.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用MEGA 6.06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 72份扇贝样品均未检出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7.8%(20/72),其中GⅡ组16份,GⅠ组2份,GⅠ和GⅡ组混合2份。冬季检出率最高,为61.1%(11/18);夏季未检出。8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样品测序结果为GⅡ.17型,属于GⅡ.17型Cluster Ⅲb分枝。有6株GⅡ.17型毒株与2015年中国人源诺如病毒、2016和2017年日本人源诺如病毒、2017和2018年韩国水中诺如病毒以及2015年日本牡蛎中诺如病毒序列相似性为100.0%。结论 北京市市售扇贝中存在诺如病毒污染,食用扇贝有引起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的风险。

    • >风险评估
    • 广西居民膳食中黄曲霉毒素暴露风险评估

      2020, 32(4):432-436.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6

      摘要 (905) HTML (0) PDF 6.10 M (1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广西居民膳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暴露水平及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3—2017年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黄曲霉毒素含量数据、2012年广西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和暴露限值(MOE)方法计算膳食中黄曲霉毒素暴露水平和致癌风险。结果 广西居民膳食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每日平均暴露量和高暴露量(P95)分别为10.38和25.49 ng/kg BW,其MOE值分别为16和7;通过膳食摄入黄曲霉毒素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平均发病风险为0.37例/10万人,高暴露人群致HCC发病风险为0.92例/10万人。油脂类及其制品(主要是花生油)是居民膳食中AFB1暴露的主要来源,贡献率高达72.17%;假设严格执行限量标准情况下,AFB1平均暴露量降至5.13 ng/kg BW,降幅为50.58%。结论 低年龄儿童和油脂类及其制品在控制广西居民膳食中黄曲霉毒素暴露水平和致癌发病风险中是不可忽视的重点人群和重点食品,应给予较高的关注度。

    • 山东省居民饮料中咖啡因暴露评估

      2020, 32(4):437-442.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7

      摘要 (1243) HTML (0) PDF 4.33 M (1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山东省居民咖啡因的摄入水平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检测8类共319份饮料样品中咖啡因含量数据,结合2013年2 523名山东省居民饮料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确定性评估的方法,对山东省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的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各类饮料咖啡因的平均含量为9 210.06 mg/kg,最大值为49 059.60 mg/kg。山东省全人群咖啡因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61.62 μg/kg BW,远低于咖啡因的安全摄入量(6.7 mg/kg BW)。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以6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每日摄入量最高,平均为166.55 μg/kg BW,占安全摄入量的2.49%。全人群中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咖啡因每日摄入量(P97.5)为476.82 μg/kg BW,远低于安全摄入量,各年龄-性别组人群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咖啡因每日摄入量范围为0.00~3 104.70 μg/kg BW,最大值为13~17岁年龄组女性的摄入量。茶叶对于山东省居民饮料中咖啡因摄入的贡献率最高,达到74.19%。3~12岁儿童的咖啡因摄入主要来源为可乐。结论 山东省居民饮料中咖啡因摄入的健康风险总体较低,其中茶叶和可乐分别为成年人和儿童的主要贡献食品。

    • >应用营养
    • 国外品牌婴儿配方乳粉中营养素及3种环境污染物含量调查分析

      2020, 32(4):443-448.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8

      摘要 (943) HTML (0) PDF 4.03 M (17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海淘”国外品牌婴儿配方乳粉中营养素及3种环境污染物含量。方法 从网站采购18份“海淘”婴儿配方乳粉与14份国内购买婴儿配方乳粉样品,并对其营养成分和3种环境污染物含量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4份“海淘”婴儿配方乳粉营养素含量不符合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与国内购买婴儿配方乳粉营养素含量比较,能量分别为68.09和66.77 kcal/100 mL,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0和2.32 g/100 kcal,脂肪含量分别为5.51和5.15 g/100 kcal,泛酸含量分别为676.33和910.84 μg/100 kcal,碘含量分别为20.60和17.41 μg/100 k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淘”婴儿配方乳粉和国内婴儿配方乳粉中均未检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双酚A(BPA)和全氟辛酸(PFOA)3种环境污染物。结论 部分“海淘”国外品牌婴儿配方乳粉未完全符合GB 10765—2010,对于我国婴儿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国内外饮料标准及法规指标对比分析

      2020, 32(4):449-455. DOI: 10.13590/j.cjfh.2020.04.019

      摘要 (1341) HTML (0) PDF 4.15 M (24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对饮料法规和标准管理情况,为我国饮料质量和安全标准完善提出建议,为我国饮料安全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梳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澳新、加拿大、韩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与饮料相关的标准法规,对饮料类别、重金属、真菌毒素、微生物、其他指标和规定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现行饮料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关注和重点考虑的问题。结果 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饮料标准管理与我国有所不同,我国饮料安全标准的指标基本与国际接轨,今后修订时应重点考虑菌落总数指标、现制现售饮料等问题,同时完善饮料行业术语分类标准,做好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的有效衔接。结论 我国饮料标准管理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安全标准制定相对合理和完善,但应适时做好饮料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和谐发展。

    • >食源性疾病
    • 北京市顺义区2起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病原学分析

      2020, 32(4):456-460. DOI: 10.13590/j.cjfh.2020.04.020

      摘要 (1035) HTML (0) PDF 4.19 M (1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到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集2起食物中毒事件涉及的病例、厨师、烹饪用具和可疑食品等标本或样品,并对其进行常见病毒和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初筛及细菌分离培养。计数标本或样品中CP数量,并对分离到的CP菌株进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耐药性检测。结果 经过real-time PCR和细菌分离培养,在部分病例标本以及食品和涂抹样品中检出CP,其他常见病毒和细菌均为阴性。大部分病例粪便标本的CP计数结果大于1.0×106 CFU/g。10株CP分离菌株均携带毒力基因;菌株PFGE分为7个带型,其中第一起事件有3株为同一带型,第二起有2株为同一带型;菌株对亚胺培南、甲硝唑、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敏感,6株对克林霉素耐药、1株中介,6株对氯霉素中介。结论 PCR可应用于CP毒力基因的快速筛查,PFGE也可辅助判定CP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同时应加强对CP的日常监测和其耐药性的防范。

    • 一起条盖盔孢伞中毒事件调查

      2020, 32(4):460-464. DOI: 10.13590/j.cjfh.2020.04.021

      摘要 (918) HTML (0) PDF 4.80 M (1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2019年成都市发生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中毒原因,总结调查处置经验。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毒蘑菇样品的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毒素检测,综合判断本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结果 本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暴露人数3人,发病3人,死亡1人,早期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等,后逐渐出现肝功能损害。毒蘑菇样品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条盖盔孢伞。样品中检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γ-鹅膏毒肽。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是由误食毒蘑菇条盖盔孢伞引起。为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应做好大众健康教育,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及食源性疾病监测力度,并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 >综述
    • 细胞模型在临床营养研究中应用现状

      2020, 32(4):465-470. DOI: 10.13590/j.cjfh.2020.04.022

      摘要 (929) HTML (0) PDF 3.68 M (14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临床营养研究多停留在人群和动物试验阶段,随着临床营养研究的深入发展,细胞模型试验也逐渐成为临床营养研究中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综述了临床营养中的细胞模型试验常用的细胞系,详细阐述了细胞模型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现状,涉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肌肉衰减综合征、肾脏疾病、肿瘤、胃肠疾病、肝损伤、过敏性炎症、烧伤等领域,就我国居民死因排名靠前的4种疾病做了重点阐述,分别指出各种疾病临床营养研究中常用细胞模型、细胞模型试验的应用优势及其科学意义,以及细胞模型发展应用趋势(三维细胞、细胞组、微流控、高通量高内涵),总结了临床营养中传统细胞模型试验的局限性,并对细胞模型试验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邮寄地址与联系方式变更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