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安全不仅关系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食品安全大数据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新机遇,通过对全产业链中数据整合,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挖掘深层次信息,为监管者、生产者及消费者提供科学决策建议,实现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及时预警、产品溯源与定责。本文对现有食品安全相关大数据服务平台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食品安全大数据应用领域中多源数据处理、可视化、市场机制等挑战问题进行探讨,并展望了食品安全大数据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目的 建立常见生物碱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并应用于中毒样品的自动筛查。方法 将生物碱标准品溶液以流动注射方式直接导入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或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进行质谱分析,得到准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数和合适的碰撞能量,采用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以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HESI+)和tSIM-ddMS2模式下分析,采集生物碱的二级质谱信息,并将此质谱数据用于实际样品的自动筛查。结果 获得了72种生物碱的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碰撞能量、碎片离子等信息并建立了质谱库,通过Full mass模式进样,仪器自动检索可快速锁定实际样品中含有的多种生物碱。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满足中毒样品中生物碱快速自动筛查的要求。
摘要:目的 评价摩擦行为对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 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和欧洲委员会决议CM/Res(2013)9(以下简称欧标)规定方法,检测长期使用过和市售新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的迁移水平,迁移试验条件分别为4%乙酸中煮沸30 min后室温放置24 h和5 g/L柠檬酸中100 ℃下浸泡2 h。参考GB/T 32095.2—2015《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 第2部分:不粘性及耐磨性测试规范》振动耐磨方法,研究动态摩擦对市售新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以上方法金属迁移量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结果 采用欧标方法,5份长期使用摩擦后不锈钢制品铅(Pb)第1次迁移量高于定量限,而全新不锈钢制品均低于定量限。采用国标方法,80%(4/5)长期使用摩擦后不锈钢制品的第1次迁移试验中铬(Cr)的迁移量超过定量限,远高于全新不锈钢制品(20%,1/5)。3次动态摩擦试验后Cr和镍(Ni)迁移达到平衡。结论 国标的迁移试验体系比欧标对不锈钢中Cr元素提取能力强。摩擦行为促进不锈钢的腐蚀和金属元素迁移,长期使用后的不锈钢制品与全新制品比较,Pd和Cr元素的迁移水平更高,但均不存在安全风险。
苏亮,张磊,任鹏程,李志兴,王亚男,岑嶒,宿晨,刘兆平,周萍萍
摘要:目的 建立快速、自动化地评估食品中化学有害物质的风险定量模型。方法 基于Spring MVC框架,集成食品化学有害物质定量评估模型以及对评估结果的可视化方法。结果 形成了一套融合多源数据的食品安全化学有害物质电子化风险评估软件。结论 阐述了信息化电子评估系统,实现了食品化学有害物质风险定量评估模型的流程化与自动化,使食品化学有害物质的定量评估模型能够在业务中广泛采用,从而提高了评估的工作效率。
摘要: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转基因大豆的快速鉴别模型,并选择最优模型。方法 主成分分析(PCA)用于从光谱数据中提取相关特征并剔除异常样品。在试验中,94份样品用于构建模型,41份样品用作验证评估模型的效果。分别讨论样品形态(整粒和粉末)、波长范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所建模型判别正确率的影响。结果 粉末状大豆样品建模的效果好于整粒大豆样品。其中判定效果最好的模型,整粒大豆在9 403~5 438 cm-1范围内,采用二阶导数(2nd)处理光谱,模型的校正集和验证集的判定正确率均为100.00%;粉末状大豆在7 505~4 597 cm-1范围内,采用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SNV+1st)处理光谱,模型的校正集和验证集的判定正确率也均为100.00%。结论 通过选择样品形态、波长范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可以优化鉴别模型,提高近红外判别模型的鉴别正确率。
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进行海鸭蛋真伪鉴别。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海鸭蛋和笼养鸭蛋中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检测。进一步应用化学计量学进行海鸭蛋与笼养鸭蛋的差异分析,筛选出可用于海鸭蛋真伪鉴别的标志物。结果 海鸭蛋中的omega-3脂肪酸(Ω-3)在总脂肪酸中的占比高于笼养鸭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8,P<0.05)。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区分了海鸭蛋和笼养鸭蛋,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对海鸭蛋和笼养鸭蛋分类贡献最大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EPA仅在海鸭蛋中检出,DHA在海鸭蛋中的含量高于笼养鸭蛋。结论 EPA和DHA可以作为标志物进行海鸭蛋的真伪鉴别。
摘要:目的建立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白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方法 白酒样品稀释10倍后直接进样,以氢氧化钾溶液(12 mmol/L)进行等梯度淋洗,采用银工作电极,以Ag/AgCl复合参比电极模式,脉冲安培三点位波形方式进行检测。结果 该方法在5~2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9。该方法对白酒类基质检出限为3.5 μg/L,定量限为9.5 μg/L。对不同类型白酒样品,在10、30和50 μg/L三个加标浓度水平下回收率在91.7%~102.0%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2%~4.8%之间,日间RSD在1.5%~1.9%之间。本方法与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氯化物的测定》 中的气相色谱法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实际白酒样品中氰化物的检测。
摘要: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检测禽类食品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类化合物(金刚烷胺、金刚烷甲胺、金刚烷乙胺、3,5-二甲基金刚胺)的残留量。方法 样品经酶解,三氯乙酸沉淀蛋白,低温高速离心,上清液调节pH值后经PBA/PCX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Agilent ZORBAX SB-Aq柱(3.0 mm×100 mm,1.8 μm)分析利巴韦林,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分析金刚烷胺类化合物,串联质谱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利巴韦林在1.0~100 ng/mL、金刚烷胺类化合物在0.2~2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利巴韦林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和1.5 μg/kg;金刚烷胺类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和0.3 μg/kg。利巴韦林(1.5~15 μg/kg)和金刚烷胺类化合物(0.3~3.0 μg/kg)添加3个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利巴韦林的回收率为91.4%~103.7%,金刚烷胺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94.3%~108.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结论 本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特点。
摘要:目的 研究泰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为我国面向泰国的食品接触材料出口业务提供支持。方法 搜集泰国食品接触材料监管机构网站,查询泰国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及通告,学习其监管模式和管控要求。结果 在泰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中,《食品法》对食品接触材料规定了通用原则,特定材质(陶瓷搪瓷、塑料、奶瓶和婴幼儿牛奶容器)的法规分别从基本要求、指标限量、特殊规定等方面进行管控。泰国食品接触材料的主要监管机构包括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泰国工业标准学会、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商务部、科学服务部。结论 与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比较,泰国针对具体材质的法规尚不全面,且未规定标签标识、信息传递等方面的要求,但是泰国针对奶瓶和婴幼儿牛奶容器规定了较为具体的管控措施,对我国出口泰国的此类产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挑战。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污染现状,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和微生物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沿海和2个内陆城市采集贝类海产品进行定性检测,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同时进行定量检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5个城市共采集800份贝类海产品,致病性弧菌总阳性率为76.5%(612/800),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霍乱弧菌阳性率分别为73.9%(591/800)、18.4%(147/800)、0.1%(1/800),未检出溶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与采样地区、样品状态和贝类品种有关,沿海地区阳性率高于内陆地区,但含量却低于内陆地区;活产品阳性率和含量均高于鲜/冰鲜海产品;蛏子、泥蚶、牡蛎和蛤/蚬子阳性率较高,均在75.0%以上,扇贝和贻贝阳性率相对较低,但含量较高;1.0%(6/591)的菌株检出致病性毒力基因。创伤弧菌阳性率与样品来源、采样地区和贝类品种有关,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农村高于城市,蛏子和泥蚶阳性率最高,均在35.0%以上。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污染较严重,需重点加强贝类海产品食品安全卫生宣教,加强沿海农村地区创伤弧菌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米中镉(Cd)含量水平,评估其对当地居民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2015—2019年采集南宁市市售大米样品886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大米中Cd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当地居民因食用大米而暴露于Cd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886份大米中Cd检出率为94.92%(841/886),超标率为19.19%(170/886),含量范围为1.50~915.00 μg/kg,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26.85和79.00 μg/kg。18岁及以上人群大米中Cd膳食月暴露量为12.43~23.95 μg/kg BW,目标危害系数(THQ)<1;6~17岁人群为15.42~29.80 μg/kg BW,THQ在0.62~1.19之间,6~17岁人群膳食Cd月暴露量高于18岁及以上人群,其中马山县、上林县和隆安县6~17岁人群THQ值均>1。结论 南宁市大米中Cd存在一定的污染,Cd含量偏高,对6~17岁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加强监测,控制污染。
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中央厨房专间环境及加工食品的卫生状况,发现主要食品安全风险及隐患,为加强专间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0~11月,以湖南省内所有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在正常经营的中央厨房为研究对象,选择专间的温湿度、尘埃粒子数、空气中细菌平均浓度、紫外线辐射强度,以及物体表面、食品从业人员手表面和加工食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43家中央厨房的86间专间(每家2间),达到食品洁净室要求的比例为18.6%(16/86);温度符合餐饮操作规范要求(≤25 ℃)的比例为96.5%(83/86);紫外线辐射强度符合要求(≥70 μW/cm2)的比例为3.5%(3/86);物体表面菌落总数符合要求(≤20 CFU/m2)的比例为58.1%(50/86),食品从业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符合要求(≤300 CFU/只)的比例为34.9%(29/83);物体表面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5.1%(13/86),食品从业人员手表面大肠菌群检出率为4.8%(4/83);加工肉类食品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符合要求(GB 27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的比例为90.7%(78/86),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结论 湖南省中央厨房专间在紫外线消毒、环境洁净度、物体表面和食品从业人员手表面的细菌污染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加强对中央厨房专间的针对性卫生管理。
摘要:目的 了解诺如病毒在餐饮服务单位和宾馆住宿场所环境中的分布及厨师隐性感染状况,并对其基因型别进行研究。方法 共抽检北京市西城区40家餐饮服务单位和10家宾馆住宿场所,每家单位采集4份环境涂抹样品及2名厨师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诺如病毒进行初步鉴定。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诺如病毒开放读码框(opening reading frames,ORF)1区序列进行扩增,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和进化分析。结果 共采集环境表面涂抹样品200份,厨师粪便标本100份。其中,1份墩布池涂抹样品为诺如病毒阳性,环境样品诺如病毒阳性率为0.5%(1/200),3份厨师粪便中检出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率为3.0%(3/100)。3名厨师粪便标本诺如病毒ORF1区序列经RT-PCR扩增,进化树显示,1名厨师为GII.17基因型,2名厨师为GI.3基因型。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餐饮服务单位及宾馆住宿场所存在诺如病毒传播风险,应强化卫生管理,重视物体表面消毒及厨师健康教育,防止诺如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婴幼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和趋势,为有效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6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采集婴幼儿食品,按照GB 4789系列标准和《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方法分别进行4种致病菌检验。结果 共检测7 956份样品,其中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阳性率为6.1%(249/4 084),婴幼儿配方食品阳性率为4.7%(183/3 872)。不同年度监测结果显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阪崎肠杆菌阳性率范围为2.7%~5.6%,蜡样芽胞杆菌为2.3%~8.4%(除2011和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0%~0.4%;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阪崎肠杆菌阳性率范围为0.2%~1.8%,蜡样芽胞杆菌为10.2%~12.4%(除2011和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0%~0.3%;沙门菌检出1份,产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国内阳性率为6.1%(248/4 077),7份国外样品检出1份阳性样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国内阳性率为4.7%(177/3 758),国外为5.3%(6/114)。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售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持续存在,对婴幼儿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应加强对国内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管。
马宁,王慧,毛伟峰,周萍萍,蒋定国,李建文,刘飒娜,刘思洁,张磊
摘要:目的 建立适用于大量风险监测数据快速分级研判的风险分级评价方法。方法 基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理论,结合数据分析、文献综述、专家判断等方法,设定涉及食品污染特征、危害物毒性特征、人群食物消费特征以及超标率的分级指标体系、运算关系和赋值标准,并以实际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应用。结果 建立水产品中重金属风险分级模型,总风险分值=毒性校正含量评分×超标率评分×消费量评分。应用此模型对我国水产品中砷、镉、汞、铅四种重金属进行风险分级,结果显示海蟹、肉食鱼类、非肉食鱼类中镉、甲基汞风险评分较高,可与传统风险评估结果相互验证。结论 该模型可较好地对水产品中重金属进行风险排序,为监管部门提供优先监管的科学依据。
王琳,赵格,赵建梅,李月华,韩天飞,高玉斌,刘娜,黄秀梅,曲志娜,王娟,刘俊辉,王君玮
摘要:目的 解析某大型肉鸡屠宰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和关键防控点,为肉鸡屠宰过程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某大型肉鸡屠宰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和调研,应用@RISK 7软件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定量评估模型,对肉鸡屠宰四个环节(烫洗煺毛、净膛、清洗预冷和分割传送)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初步探明了鸡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消长变化规律,清洗预冷环节和分割传送环节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主要风险环节,预冷池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和工人手部带菌程度是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关键风险点(相关系数分别为0.62和0.50)。结论 对肉鸡屠宰环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关键控制点识别和精准采取控制措施,可有效保障终端鸡肉产品的卫生安全。
摘要:目的 对黄酒中苯甲酸的本底含量进行调查与溯源分析,并对我国居民成年饮黄酒者的苯甲酸摄入量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健康风险。方法 从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上海市等我国主要五大黄酒产区采集黄酒样品231份及其加工原料15份,并采用液相色谱法对其中苯甲酸及其前体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苯甲醛和苯丙氨酸模拟试验以及实际样品加速试验对黄酒中苯甲酸的来源进行溯源分析;并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对我国居民成年饮黄酒者的苯甲酸摄入量进行评估。结果 黄酒中苯甲酸检出率为99.13%(229/231),含量范围为ND(未检出)~37.00 mg/L,均值为2.28 mg/L。其中,98份成品酒中,苯甲酸检出率为100.00%(98/98),含量范围为ND~1.60 mg/L,均值为0.52 mg/L;133份基础酒中,苯甲酸检出率为98.50%(131/133),含量范围为ND~37.00 mg/L,均值为3.58 mg/L。溯源分析结果显示,黄酒中苯甲酸主要来自加工原料带入、苯丙氨酸降解以及苯甲醛氧化生成。暴露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黄酒消费人群苯甲酸的平均暴露量为0.001 mg/kg BW,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0.02%;P95暴露量为0.005 mg/kg BW, 占ADI的0.1%。结论 黄酒中苯甲酸的检出率高但本底含量较低, 其主要来源为加工原料带入、苯丙氨酸降解以及苯甲醛氧化生成;我国居民成年饮黄酒者的苯甲酸的暴露风险较低。
王起赫,李建文,方海琴,张彤薇,潘峰,史末也,刘飒娜,刘爱东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2014年开展的我国16个省(市)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中预包装饮用水消费数据,选取43 319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方法,分析研究对象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率分别为26.2%和14.4%,人群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9.7和56.4 mL/d,饮用者平均消费量分别为951.6和392.2 mL/d。男性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女性;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3万元以上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城市地区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农村地区人群,而农村地区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城市地区人群。此外,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还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结论 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较低,其消费状况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地区等因素相关。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居民含乳饮料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在我国北京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共9个省(市)中18个城市区(县)选取13 953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过去一个月食物频率法和非连续3 d 24 h回顾询问法收集调查对象含乳饮料消费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含乳饮料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9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含乳饮料消费率为9.7%(1 350/13 953),消费≥1次/d、4~6次/周和1~3次/周的比例分别为1.6%(217/13 953)、0.7%(94/13 953)和7.4%(1 039/13 953)。男性和女性消费率分别为8.5%(592/6 934)和10.8%(758/7 019);按年龄分层,3~6岁消费率最高(35.5%,165/465),60岁及以上最低(4.5%,123/2 740);城市消费率(7.7%,534/6 954)低于农村(11.7%,816/6 999)。全人群含乳饮料平均消费量为6.2 mL/d(消费人群为134.4 mL/d),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6和6.9 mL/d;按年龄分层,3~6岁消费量最高(35.6 mL/d),60岁及以上最低(2.6 mL/d);城市消费量(3.2 mL/d)低于农村(9.2 mL/d)。性别、年龄、职业、城乡和中西部地区地域是含乳饮料消费的影响因素。结论 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含乳饮料消费率和平均消费量较低。儿童和青少年(3~17岁)是含乳饮料的主要消费人群,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和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科普宣教。
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成年人群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2015年广东省慢病与营养监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探讨广东省成年人群的膳食模式,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对MS患者的影响。结果 本次因子分析得到3种膳食模式,其中现代快餐膳食模式以米类及其制品、水果、奶类、速食食品、面类及其制品、蛋类等为主要食物;高植物性膳食模式以浅色蔬菜、精炼植物油、盐、其他畜肉、淀粉/糖类、豆类等为主要食物;沿海特色膳食模式以深色蔬菜、浅色蔬菜、鱼虾类、精炼动物油、精炼植物油、猪肉为主要食物。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现代快餐膳食模式是高血糖患病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2.161,95%置信区间(95%CI)=1.173~3.981],高植物性膳食模式是MS的保护因素(OR=0.494,95%CI=0.253~0.963)。结论 高植物性膳食模式食物有助于减少MS发病风险或减少MS代谢异常组分,应因地制宜地调整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预防和控制MS的发生。
摘要:欧亚经济联盟(EAEU)成立于2015年,目前成员国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均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合作伙伴。本文梳理了EAEU动物性水产品及其制品强制性技术法规情况,分析比较了EAEU相关法规和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于动物性水产品及其制品的定义、范围和食品分类,以及污染物、致病菌、寄生虫、兽药残留等重要安全指标及相关规定,简要讨论了上述规定异同可能产生的原因。为促进中国和EAEU成员国间动物性水产品及其制品贸易往来,避免或解决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等问题,以及双方技术法规标准的进一步交流合作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 调查江西省2019年5月一起误食有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并鉴定引起中毒的有毒蘑菇种类。方法 收集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判断,对收集的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均食用了自行采摘并煮汤的蘑菇,食量不等,平均潜伏期为2.5 h,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比对鉴定为残托鹅膏有环变种。结论 本事件为江西省报道的首起因误食残托鹅膏有环变种引起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结合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可以鉴定引起毒蘑菇事件的蘑菇种类,提示江西省毒蘑菇中毒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应加强防控。
摘要:随着用于监测食源性致病菌和暴发调查的分子分型技术迅猛发展,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正逐渐显露出其重要性。在食品贸易全球化背景下,急需建立食源性致病菌与人类感染间联系的详尽认识,从而精确监测并减少其发生。在该方面,WGS的精确性明显优于之前的分析工具。本文主要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为例,阐述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情况和感染暴发调查现状,强调WGS在食源性疾病溯源方面的价值,概述用于数据生成和分析的技术,着重介绍WGS在全球食源性致病菌分型领域的实际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
摘要: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