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26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亲代暴露致敏原对子代BN大鼠致敏模型的影响

      2014, 26(6):521-524. CSTR:

      摘要 (909) HTML (0) PDF 2.89 M (2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BN大鼠亲代暴露致敏原后子代对致敏原免疫反应变化。方法 亲代分成暴露与非暴露致敏原,两组所产大鼠均随机分为卵清蛋白(OVA)组、空白对照组,分别每日经口给予1 mg/ml OVA溶液、灭菌蒸馏水1 ml,共6周;第2周、第4周、第6周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特异性抗体IgG和IgE;第3天和第5天取血分离血浆,测定组胺;最后测定两组胃肠道渗透性。结果 亲代非暴露致敏原的大鼠可激发较强的过敏反应,特异性IgG、特异性IgE、组胺水平均升高;亲代暴露致敏原的大鼠激发后免疫反应较弱。结论 BN大鼠亲代接触致敏原后,其子代致敏免疫反应减弱。

    • 不同烷基醛类对脱细胞-核DNA影响的研究

      2014, 26(6):524-527. CSTR:

      摘要 (893) HTML (0) PDF 4.21 M (2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甲醛、乙醛、丙醛、丁醛、己醛、戊醛对脱细胞-核DNA的影响。方法 将甲醛、乙醛、丙醛、丁醛、己醛、戊醛用缓冲液分别配制浓度为10 mmol/L的溶液作为受试物;用羟自由基损伤的脱细胞-核DNA断片模型检测受试物与DNA交互作用的能力;用未经羟自由基处理的脱细胞-核DNA模型检测受试物导致DNA断裂的程度。两种模型均为每组6个平行板,处理时间均为60 min,用彗星实验检测DNA拖尾情况,每张板用彗星分析软件(Comet A1.0)分析50个脱细胞-核DNA,组间差异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甲醛处理的脱细胞-核DNA断片模型无DNA片段泳出;经乙醛处理的脱细胞-核DNA断片模型中DNA片段泳出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他醛类对脱细胞-核DNA断片模型的DNA断片泳出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醛类均未导致未经羟自由基处理的脱细胞-核DNA模型的DNA断裂。结论 甲醛和乙醛均可直接与脱细胞-核DNA断片形成加合物和/或产生DNA-DNA交联,且形成加合物和/或DNA-DNA交联的能力随醛类烷基数量的增加而减弱。

    • 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2014, 26(6):528-532. CSTR:

      摘要 (1244) HTML (0) PDF 6.89 M (2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建立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 对136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对其中优势血清型德尔卑沙门菌菌株进行PFGE分型,获得分子分型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 v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6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优势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菌(49.26%),67株德尔卑沙门菌可分为41个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相似值100%的为同一PFGE型别),主要集中在3个型别中。结论 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优势血清型是德尔卑沙门菌,生肉制品是其主要的来源,同种血清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无相关性。

    • 采用高级微生物基因分型系统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同源性分析

      2014, 26(6):532-536. CSTR:

      摘要 (1237) HTML (0) PDF 4.54 M (29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高级微生物基因分型系统(DiversiLab系统)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基因型分析,将分型结果与血清型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比对研究。方法 DiversiLab系统是基于rep-PCR原理对微生物进行分型,将分型结果与菌株的血清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菌株的耐药性与rep-PCR型别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DiversiLab系统将4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为9个型别A~I。血清型为1/2a的分离株以A型为主,所测试的6株血清型为4b的分离株均为H型;14株呋喃妥因耐受菌株9株为A型、1株为B型、3株为C型、1株为F型,除2株血清型为3a外,其余均为1/2a。结论 DiversiLab系统分析结果,揭示了46株从食品中分离的单增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间的亲缘关系,rep-PCR分型结果与H抗原结合位点存在一定联系,呋喃妥因耐受菌株的DNA指纹图谱相似度高,与耐药基因有关。

    • 2012年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2014, 26(6):537-542. CSTR:

      摘要 (1003) HTML (0) PDF 5.05 M (29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2012年中国23个省市自治区10类食品中分离的63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测定。方法 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选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和万古霉素8种抗生素,对耐药株进行MLST分型。结果 635株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出66株耐药菌,平均耐药率为10.39%。耐四环素菌株最多为49株,其次为耐环丙沙星20株、红霉素10株、氯霉素7株、复方新诺明3株、氨苄青霉素1株、庆大霉素1株、万古霉素1株。耐受2种抗生素有8株,耐受3种及以上抗生素有7株。77株菌耐药性介于中介度,其中75株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介于中介度。耐药株MLST分型表明,ST155、ST9、ST705和ST87为我国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株常见型别。四环素和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耐药谱在MLST聚类分析中有集中趋势,耐药菌株主要来源于熟肉制品和中式凉拌荤菜。结论 我国目前食品来源的单增李斯特菌耐药率普遍较低,但与往年相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耐药株的主要MLST型别分布与相关耐药谱在聚类分析中相互关联。

    • 餐前加工对辣椒中5种常见农药残留去除的影响

      2014, 26(6):542-546. CSTR:

      摘要 (823) HTML (0) PDF 3.05 M (2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研究清洗及烹饪过程对辣椒中百菌清、哒螨灵、腐霉利、氯氟氰菊酯及氰戊菊酯残留的影响,了解农药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膳食暴露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室浸泡法模拟农药污染试验,并模拟家庭日常加工对辣椒进行清洗、烹饪等处理,通过气相色谱法(ECD)检测加工前后辣椒中农药残留变化。结果 清洗及烹饪对农药残留均有明显影响,以上5种农药在辣椒中经清洗和烹饪后总去除率分别为54.12%~99.47%、58.78%~95.95%、55.74%~93.68%、41.37%~95.67%和44.71%~95.09%;不同烹饪方法对农药的去除作用由强到弱为:油炸>炒制>焯水,且烹饪时间越长,去除作用越大,当烹饪时间超过2 min后,去除作用则不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烹饪对辣椒中农药残留的去除作用比清洗时好,加工对农药的影响受农药的水解、高温分解特性、熔沸点及饱和蒸汽压等性质的共同作用决定。

    • >研究报告
    • 2005—2013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时空分布

      2014, 26(6):547-551. CSTR:

      摘要 (955) HTML (0) PDF 3.97 M (2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5—2013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时空分布特点,为野生蕈中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分析,运用MapInfo 7.8软件制作野生蕈中毒事件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图,并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系数探测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空间分布模式,最后用局域自相关Gi*统计量探测聚集位置与属性。结果 2005—2013年云南省共报告野生蕈中毒事件211起,每年中毒高峰为5~9月。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山州的广南县、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普洱市的澜沧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景洪市为野生蕈中毒高发区域。中毒区域还在不断扩大,并逐渐向滇西北、滇东北扩散。结论 云南省野生蕈中毒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空间上存在地域分布规律,相关部门应根据其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野生蕈中毒的防控措施。

    • 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筛查大米中镉的含量

      2014, 26(6):551-554. CSTR:

      摘要 (1096) HTML (0) PDF 2.89 M (2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X-射线荧光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粉碎后,压片,直接置于仪器上测定25 min。结果 仪器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5和0.094 mg/kg;准确度标准偏差为0.015 5,td=0.30,重复性χ2=5.32,12 h内仪器稳定性χ2=11.07,随机两台仪器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0.021 3。结论 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出限和定量限能够满足大米中镉的检测的标准要求,仪器准确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符合快速测定要求,X-射线荧光法为大米中镉的快速筛查提出了新方法,同时为基层粮库稻米收购,食品原料验收和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

    • 酪蛋白磷酸肽和维生素C联用对大鼠骨骼的影响

      2014, 26(6):554-557. CSTR:

      摘要 (1030) HTML (0) PDF 2.71 M (2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酪蛋白磷酸肽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设立0.3、0.6、1.8 g/kg BW三个剂量组及碳酸钙对照组和低钙对照组。各组均饲喂低钙基础饲料,剂量组灌胃强化了酪蛋白磷酸肽和维生素C的高效补钙胶囊样品1次/d;碳酸钙对照组灌胃522.5 mg/kg BW碳酸钙(含钙量与1.8 g/kg BW剂量组相同)1次/d;低钙对照组以等体积的去离子水灌胃。连续给予3个月后测试增加骨密度等各项指标。结果 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高效补钙胶囊,1.8 g/kg BW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大鼠的骨钙含量,增加股骨中点骨密度;0.6、1.8 g/kg BW剂量组能增加股骨远心端骨密度;且各组股骨重量不低于碳酸钙对照组。结论 酪蛋白磷酸肽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可有效增加大鼠的骨密度。

    • >实验技术与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淀粉类食品中添加的姜黄色素与类胡萝卜素化合物

      2014, 26(6):558-562. CSTR:

      摘要 (1104) HTML (0) PDF 3.40 M (2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淀粉类食品中姜黄色素与类胡萝卜素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环已烷-乙酸乙酯二元体系提取试样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硅胶SPE柱净化,YMCTM Carotenoid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甲基叔丁基醚和甲醇-水梯度洗脱。对所分析化合物的稳定性、前处理条件及色谱条件进行了探讨与优化。结果 5种分析物在0.5~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4~0.999 8。在1~100 mg/kg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8.5%~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3.4%~10.4%。定量限为1 mg/kg。结论 本方法稳定、可靠,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4种润滑剂的迁移量

      2014, 26(6):562-565. CSTR:

      摘要 (1067) HTML (0) PDF 2.55 M (2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常用润滑剂在食物中迁移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纯水、3%乙酸水溶液、10%乙醇水溶液3种食物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经净化、浓缩,加入三氟乙酸酐衍生,DB-5 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30 m×0.25 mm,0.25 μm),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4种润滑剂含量。结果 油酸酰胺、硬脂酰胺在0.2~20 mg/L,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1.0~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为0.028~0.17 mg/L,加标回收率为89.2%~97.6%,RSD为1.1%~5.4%。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及精密度较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在相应食品中迁移量的测定。

    • 反相离子对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形态

      2014, 26(6):566-569. CSTR:

      摘要 (1081) HTML (0) PDF 3.22 M (2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明胶空心胶囊中的铬的形态检测方法。方法 以0.25 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 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5%甲醇为流动相,经Agilent Eclipse XDB-C18(3.0 mm×150 mm,5 μm)色谱柱分离,微波提取反相离子对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完成明胶空心胶囊中的Cr(Ⅲ)和Cr(Ⅵ)测定。结果 水微波提取和分析过程中Cr(Ⅲ)和Cr(Ⅵ)不相互转化,三价铬由于没有形成络阴离子,不会形成色谱峰,此时只能测定Cr(Ⅵ),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提取时,三价铬与之形成络阴离子,进而形成色谱峰,此时有部分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根据峰面积计算出此时三价六价铬的含量总值,减去用水提取出的六价铬,即可得到三价铬真实含量。Cr(Ⅲ)、Cr(Ⅵ)检出限分别为0.6和0.51 mg/kg,线性范围:5~100 μg/L。结论 本方法能使用于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形态的测定。

    • 酸水解法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和乳制品中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014, 26(6):569-572. CSTR:

      摘要 (963) HTML (0) PDF 2.91 M (2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适合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及乳制品中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的前处理技术。方法 利用索氏抽提法和酸水解法分别提取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及乳制品中的脂肪,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两种萃取方法测得的结果差异不大;对于乳粉和液态鲜乳,索氏抽提法的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结论 不同类型乳粉的组分(酪蛋白与乳清蛋白比例等)和加工工艺差异很大,酸水解法能有效地使乳及乳制品中的脂肪转变为游离态,提高了脂肪的提取率,为准确测定POPs奠定基础。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鱼肉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

      2014, 26(6):572-574. CSTR:

      摘要 (1181) HTML (0) PDF 1.99 M (2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鱼肉中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和氟甲砜霉素(FF)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氘代氯霉素(d5-CAP)为内标,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处理。在ACQUITY BEH-C18色谱柱中分离,以水-甲醇做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CAP、TAP和FF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3 μg/kg,回收率分别为83.2%~96.5%,76.8%~93.8%和79.6%~95.0%;相对标准偏差为4.1%~8.8%。结论 本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度,满足鱼肉中痕量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高灵敏分析需要。

    • 纳米金复合材料涂层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鱼肉中的组胺

      2014, 26(6):575-579. CSTR:

      摘要 (1013) HTML (0) PDF 3.65 M (2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鱼肉中组胺含量的方法。方法 鱼肉样品经100 g/L的三氯乙酸溶液超声萃取20 min,萃取液经离心和过滤后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采用季铵化纤维素负载的纳米金复合材料(QC-Au NPs)对毛细管内壁进行动态涂层,以抑制管壁对组胺的吸附。电泳条件:毛细管为熔融石英毛细管(75/365 μm,40/47 cm),运行缓冲液为500 μg/ml QC-Au NPs 磷酸缓冲液(pH=6.0),反向电压-12 kV,柱温20 ℃,检测波长211 nm。结果 在涂层毛细管中,组胺的吸附被抑制,峰拖尾现象消除,并在4 min内出峰。组胺在0.05~0.8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7),检出限(S/N=3)为0.002 mg/ml,定量限(S/N=10)为0.007 mg/ml。鱼肉中组胺加标回收率为94%~105%,RSD为3.1%~7.2%。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鱼肉中组胺的快速检测。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面粉及面制品中的氨基脲

      2014, 26(6):579-583. CSTR:

      摘要 (926) HTML (0) PDF 3.18 M (30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面粉及面制品中氨基脲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方法。方法 在样品中加入同位素取代的氨基脲,以0.2 mol/L HCl提取后,与衍生剂邻硝基苯甲醛反应。衍生产物在中性条件下经HLB柱净化,乙酸乙酯洗脱,吹干复溶后,以超高效液相色谱的C18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质谱法检测。以保留时间与质谱离子对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 氨基脲在0.5~100 μg/k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方法精密度良好(RSD<20%,n=6),回收率在60%~120%之间,定量限为0.5 μg/kg(S/N=10)。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于面粉及面制品中的氨基脲检测。

    • >食品安全标准及监督管理
    • 国际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4, 26(6):584-587. CSTR:

      摘要 (1131) HTML (0) PDF 2.45 M (3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组织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总结了发达国家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经验,并提出了优化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四个关键措施,包括理清进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基于风险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强化进口食品的源头管理、健全进口食品后续管理制度。

    • 一起食物中毒案件的行政控制与处罚分析

      2014, 26(6):588-591. CSTR:

      摘要 (1181) HTML (0) PDF 2.40 M (3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一起由于加工销售不洁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案件的行政控制和行政处罚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一般办案程序,同时依据《食品安全法》对食物中毒案件的行政控制和行政处罚,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 >调查研究
    • 市售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调查研究

      2014, 26(6):592-595. CSTR:

      摘要 (955) HTML (0) PDF 2.54 M (3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调查市售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11种双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DSD-FWAs)的含量。方法 从福州、厦门的市场采集食品用纸样品,样品中的DSD-FWAs用乙腈-水-三乙胺(40∶60∶1,V/V)提取,在Symmetry C18上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串联荧光检测器(FLD)检测。结果 样品中DSD-FWAs的检出率为41.4%(36/87),检出的DSD-FWAs总量为0.20~2 027 mg/kg,4类样品中纸袋和方便面纸碗的问题较大;11种DSD-FWAs均有检出,其中C.I.220的检出率和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40.2%和75.3 mg/kg,有6种DSD-FWAs的检出率>10%;同一份样品存在检出多种DSD-FWAs的现象。结论 市售纸质食品包装材料普遍存在非法添加DSD-FWAs的情况,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其风险监测与监管。

    • 2005—2013年河北省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及耐药特征研究

      2014, 26(6):596-599. CSTR:

      摘要 (854) HTML (0) PDF 2.81 M (2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2005—2013年河北省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单增李斯特菌检验参照(GB/T 4789.30),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5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检测。结果 单增李斯特菌总污染率为1.34%,凉拌菜及沙拉(2.62%)、生食水产品(2.51%)的检出率均高于所测其他食品。136株单增李斯特菌对15种抗生素耐药率为13.97%,以氯霉素耐药率最高(7.35%),其次是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均为4.41%),强力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2.94%,所有菌株对青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噻吩、利福平、氨苄西林-舒巴坦酸敏感。结论 河北省即食食品中存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分离菌株存在较严重的耐药情况,且耐药性有增长趋势,应加强即食食品的监管以保证食品安全及公众健康。

    • 婴幼儿奶粉和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及其毒素、毒力基因的调查研究

      2014, 26(6):600-604. CSTR:

      摘要 (1074) HTML (0) PDF 3.11 M (3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了解婴幼儿奶粉及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及其毒素、毒力基因的携带特点。方法 采用稀释培养计数(MPN计数)法分离蜡样芽胞杆菌,采用PCR技术检测10种蜡样芽胞杆菌的腹泻毒素及呕吐毒素基因,在流动相A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动相 B为0.1%甲酸-0.2 mmol/L乙酸铵溶液条件下,用Acquity BEH300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对样品进行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样品中的呕吐毒素(cereulide)。结果 本研究共监测39份样品,28份检出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71.79%(28/39);2份检出呕吐毒素,检出率为5.13%(2/39)。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大多属于携带复合型毒素的菌株,均携带3种以上的腹泻毒素基因,非溶血性的肠毒素 nhe基因(nheA、nheB 和nheC)和肠毒素FM基因(entFM)为主要的毒力基因,其中nheABC 基因携带率为100%,entFM基因携带率为35.71%(10/28),cytK基因是检测到的最少的一种毒力基因。结论 应加强婴幼儿奶粉及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监测及其毒力基因致病性研究,以科学评估蜡样芽胞杆菌对婴幼儿食品可能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

    • >风险监测
    • 市售活鸡和腹泻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分子特征和耐药性研究

      2014, 26(6):605-609. CSTR:

      摘要 (1097) HTML (0) PDF 3.59 M (2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市售活鸡及腹泻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特征的相似性及耐药性,预防沙门菌的感染流行。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从1 054份腹泻患者粪便样品及440份农贸市场的活鸡肛拭子中分离出的非伤寒沙门菌株93株,进行血清分型,对常见的非伤寒沙门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Bionumerisc v4.0进行聚类分析、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 054份腹泻样品中共检出非伤寒沙门菌88株,分离率为8.35%,分为25种血清型,肠炎沙门菌居多。其中0~2岁的婴幼儿检出率较高,占52.27%(46/88)。PFGE结果:16株肠炎沙门菌分成14个PFGE型、12株斯坦利沙门菌分成11个PFGE型、14株鼠伤寒沙门菌分成14个PFGE型、6株德尔卑沙门菌分成5个PFGE型;对菌株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发现两个100%同源的肠炎沙门菌PFGE型,其他菌株的分子特征的相似性不大,鸡源菌株与人源菌株的分子特征相似性不大;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以下,不同的血清型耐药率各不相同,耐药较严重的为德尔卑沙门菌。440份活体鸡肛拭子分离出的非伤寒沙门菌5株,分离率为1.14%,共分得4种血清型,其中姆班达卡沙门菌病人中未检出。结论 该地区由非伤寒沙门菌引起腹泻的感染率高,尤以婴幼儿多见,患者与鸡未发现有同一克隆株,对常用抗生素有很好的敏感性。

    • 福建省地产茶叶中稀土元素残留状况的研究

      2014, 26(6):609-615. CSTR:

      摘要 (891) HTML (0) PDF 4.67 M (2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了解福建省地产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残留状况,为减少稀土污染,科学制定茶叶稀土限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2年在福建省主要产茶地区的产地和市场随机抽取9个茶叶品种共145份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结果 9个品种145份样品的稀土氧化物总量在0.405~20.74 mg/kg,平均值2.988 mg/kg,中位数1.857 mg/kg,合格率为53.8%。各主要茶产区茶叶的稀土残留量:闽南地区>闽北地区>闽东地区。茶叶中的稀土残留与土壤和肥料中的稀土含量密切相关。结论 福建省地产茶叶中稀土超标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管,国家现行的茶叶中稀土元素的限量标准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的限量》值得商榷。

    • 鉴定乳制品中厌氧芽胞杆菌的3种方法比较

      2014, 26(6):615-618. CSTR:

      摘要 (1006) HTML (0) PDF 2.56 M (2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鉴定乳制品中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方法 采用生化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和16S rDNA测序三种方法,对乳制品中5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进行鉴定。结果 生化方法鉴定出3株菌,而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和16S rDNA测序法对5株菌都给出了鉴定结果。3种方法仅对其中1株菌的鉴定结果一致;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和16S rDNA测序的鉴定结果一致性程度高,共有4株菌的鉴定结果一致;而生化方法的鉴定结果与这两种方法差异较大。结论 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和16S rDNA测序可作为生化方法的补充,用于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杆菌的快速鉴定。

    • >风险评估
    • 中国居民成人饮酒者DEHP的风险评估

      2014, 26(6):619-623. CSTR:

      摘要 (1091) HTML (0) PDF 3.25 M (2838) 评论 (14) 收藏

      摘要:评估中国居民成人饮白酒者(以下简称饮酒者)DEHP膳食摄入水平及其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1—2013年间收集的24类食品中DEHP含量数据(9 284条),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的方法,对我国居民成人饮酒者全人群以及18~59岁(男、女)、60岁以上(男、女)4个不同年龄组人群DEHP膳食摄入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各类食品DEHP平均含量为0.12 mg/kg。成人饮酒者全人群DEHP膳食平均摄入量为2.23 μg/kg BW,占TDI(50 μg/kg BW)的4.45%,最高摄入量为10.04 μg/kg BW。其中18~59岁的男性饮酒者的DEHP平均摄入量和最高摄入量均高于其他性别年龄组。对成人饮酒者全人群而言,大米是成人饮酒者贡献率最高的食品,达26.97%,远高于其他类别食品。其次是白酒,为15.89%。结论 中国居民成人饮酒者DEHP膳食摄入水平低于健康指导值,健康风险较低。

    • >综述
    • 非职业人群膳食镉暴露评估研究进展

      2014, 26(6):624-627. CSTR:

      摘要 (947) HTML (0) PDF 2.86 M (3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概述了人群镉暴露的主要途径、膳食镉暴露的主要食物、国内外不同地区人群膳食镉暴露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行人群膳食镉暴露危害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茶叶中真菌毒素污染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2014, 26(6):627-632. CSTR:

      摘要 (988) HTML (0) PDF 3.52 M (3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与茶叶真菌毒素污染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茶、绿茶、白茶和黑茶都可能污染真菌和真菌毒素,应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为降低真菌毒素污染茶叶的风险,建议加强茶叶毒素检测,普查各类茶叶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应用过程控制原理,筛选不产毒素菌株发酵黑茶,监测发酵过程,建立安全的黑茶发酵技术体系。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邮寄地址与联系方式变更通知
关闭